Page 44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44

“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四十年”笔谈


   性,既认识到需要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但又希望将社会组织纳入政府
   的组织体制;社会公众由于社会身份的异质性、复杂性,实际参与的组
   织不同,且与各类组织的利益关联性不同,虽大多对行政性的社会组织
   有非议,但又对参与社会组织显得迷茫;各类社会组织大多强调自身的
   非政府性,但又迫切希望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三、社会管理对象观

       社会管理的对象是谁即管理谁?在社会转型前,单位制和人民公
   社制赋予和规定了人们同质性的社会身份,即都是(国家人)单位人、人
   民公社人; 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简单甚至是单一的,即主要是个人与单
   位、人民公社之间的关系。由此政府对社会管理对象所产生的认识可
   被概括为“体制人对象观”:人人都是国家人或体制(单位、人民公社)
   人,其社会身份、体制身份、政治身份、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基本是合一
   的,体制身份和政治身份是主要的。这种观念,与社会结构、社会体制
   状态、与社会管理职能也是相适应、相吻合的。由于绝大多数人的居所
   基本固定,在体制和整个社会中基本不流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是
   被动的,使得人们对体制身份、个人身份是清楚的、明白的,因此公众对
   于“体制人对象观”也是明确的、认可的。
       在社会转型之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身份逐渐出现
   异质性, 4 有了体制内及体制人与体制外及非体制人的区别,而且体制人的
   社会身份意义不断减弱,非体制人也越来越多;大多数人要么是在单位之
   外要么是在非人民公社的乡镇社会中生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呈现多样
   性、交叉性、复杂性;同时敌我矛盾、阶级斗争消失乃至意识形态环境的变
   化,基本解除了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身份的压力。由此政府对社会管理
   对象的认识逐渐发生转变,其可被概括为“社会人对象观”:人人都归属于
   社会和市场,人们的社会身份、政治身份、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基本是分离
   的(虽然体制身份仍然有一定的意义,譬如在医疗、养老方面)。这种观念
   变化,是与转型后的社会体制、经济体制相适应、相吻合的。但是,由于人

   3.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等 .1994.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犑 ] . 中国社会科学( 2 ):
   47-62.
   4. 郑杭生、洪大用 .1996.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涵[ 犑 ] . 社会学研究( 1 ): 58-63 ;
   阎志刚 .1996. 社会转型与转型中的社会问题[ 犑 ] . 广东社会科学( 4 ): 86-92.

                                                           · 3 7 ·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