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40
“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四十年”笔谈
认识到绿色社会建设的局部性、过程性、阶段性和复杂性。如果没有全
面深入持续的绿色社会建设,目前环境改善的效果就是不可持续的,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是难以企及或者难以有效保持的。
为什么这么说?建设绿色社会无疑是形势所逼、规律所在、民生所
需,但这是一个艰难的长期过程。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
由:第一,相对于环境系统自身的演变而言,人类的干预和影响仍然是
有限的。一些环境问题很复杂,既有人为原因,也有自然原因,还有人
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原因。比如说,我们努力治理空气污染,但是仍然难
以深刻影响气候变化和地球环境系统长周期的复杂的演变规律,而这
些往往是加剧空气污染或者抑制空气污染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可以
说,我们目前对地球乃至宇宙系统运行演变规律的认识还是很有限的,
我们很难陶醉于自己对自然的“胜利”,需要更自觉地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第二,相对于可视性强、具有流动性的和
有明确污染致因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而言,一些可视性不强、易固化
而又致因复杂的污染往往容易被忽视,由于其不断的累积性、极端的复
杂性和滞后的社会影响等,这类污染也更难治理,比如说土壤污染、基
因污染、生物多样性损失等等。事实上,这类污染可能对人的健康和社
会持续具有更深层次、更为全面的威胁,而我们目前在这些方面的应对
还很薄弱。第三,在社会转变方面,目前的工作重点是转变行政体系、
行政行为和调整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这是非常艰难的工
作,尤其是持续转变是需要考虑其所面临的客观挑战的。但是,相对于
此,调整生活方式、引导大众行为、凝聚全社会的共识,才是更为艰难、
更不易迅速取得成效的事情,我们目前在这方面的努力还有不足,有效
措施还很有限。第四,相对于制度建设而言,制度的执行是更为复杂、
更为艰难的,尤其是制度内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
的、复杂的过程,其中甚至还会有扭曲、冲突与反复,这是我们需要特别
关注的,也是可以充分汲取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智慧的重要方
面。我们需要更多关注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绿化,以日常生活实践为
中心,以绿化生活为目标,更加细致地再造日常生活基础设施、重构日
常生活机会与空间、设置方便有效的日常生活引导,以推动深层次的、
本质性的绿色社会建设。否则,社会表面的变革将会因为深层的原因
而延滞、失灵甚至颠覆。第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变化,但是
· 3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