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20

“转型与发展:中国社会建设四十年”笔谈


   助、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流动人口管理、安全等。由此,
   中国城市社区服务进入一个发展的快车道。
       (二)社区建设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制,数以
   千万的职工下岗。另一方面,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又使上亿农民进城
   务工。急剧的社会分化,快速的人口流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和
   社会矛盾使传统上“单位为主,社区为辅”的体制无法应对发展的要求,
   客观上需要新的社会管理体制。 2000 年,民政部发布《关于在全国推进
   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社区建设除了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
   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这些基本内容之外,还提出了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和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的
   组织机制建设目标,社区进入一个全面的机制建设的发展阶段,社区的
   地位不只是被动地承接职能转移和提供社会服务,也是创新社会管理体
   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 年,《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
   作的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
   区”的体制地位,社区由“单位制”下“拾遗补漏”的角色转变为城市社会
   管理体制中相对独立和具备相对完整功能的基层管理单元。
       (三)社区治理
       21 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一个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
   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如何调整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纠
   纷,解决社会问题,重建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整合,成为社会体制建设的
   关键。社区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地位被提了出来。 2009 年出台
   的《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在提出建设“管
   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
   提出了“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网格化管理”,“引导社区居民以理性合理
   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治理”的目标,十九大报告则进
   一步提出要把社会治理的重心向基层下移,“社区治理”成为重心转移
   的主题词。“社区治理”的提出一方面意味着社区建设需要通过政府和
   多元行动主体之间的合作来实现,另一方面意味着要把社会利益诉求、
   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建立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心向
   社区下沉。如果比较一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建设”和十九大

                                                           · 1 3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