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189
社会· 2018 · 6
常与“慈善”连用而呈现“公益慈善”的整体表达。据朱健刚( 2011 : 225
-226 )的梳理,当代公益慈善研究主要由三股思潮构成:第一股是以慈
善为主题的研究,在中国语境中多理解为慈心善念的驱动,具体表现为
好善乐施与好人好事;第二股来自对民间组织的讨论,研究对象包括
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以及大量并未注册或非正式注册
的志愿团体,学 界 对 它 们 的 研究主 要聚 焦“政 府—市 场—社 会”关 系
的理论框架以及有关市民社会的种种可能;第三股则是政府建设“和
谐社会”的思路,公益慈 善 既 是政 策的 关注焦 点,亦 是 政策法 规的专
门用语。
以上三股思潮中,第二 股 思 潮 的 影 响 尤 为 显 著,故 相 关 研 究 对
狆
于中国当代公益的理解也较 多 地 参 照 西 方 学 界 对 于 “ 犺犻犾犪狀狋犺狉狅 狆狔 ”
以及 “ 狌犫犾犻犮犻狀狋犲狉犲狊狋 ”的 界 定 与 阐 释,如 培 顿、穆 迪 和 西 铂 对 于
狆
,
狆
“ 犺犻犾犪狀狋犺狉狅 狆狔 ”的 定 义 即 常 被 援 引 (参 见 犘犪 狔 狋狅狀犪狀犱 犕狅狅犱 狔 1988 :
4-5 ; 犛犻犾犫犲狉 , 2002 : 93 ;朱 健 刚, 2011 : 226-227 ;李 荣 荣, 2015 :
71 )。其中,对公民 性、志 愿 性 和 公 共 性 的 强 调 与 第 二 股 思 潮 的 旨
趣彼此呼应,逐 渐 形 成 以 公 益 慈 善 领 域 探 讨 当 代 中 国 公 民 意 识 与
公共精神的研究脉络(参见高丙中、袁瑞军, 2008 ;朱健 刚, 2012 ;杨
团, 2012 )。
与此相应和,历史学界对于中国传统慈善向近代公益转型的研究
亦与公共空间、市民社会等术语勾连对接,但基本认为明末以后的中国
社会其实 并 未 形 成 一 个 欧 洲 意 义 上 的 “公 共 空 间”(参 见 犠犪犽犲犿犪狀 ,
1993 ; 犚狅狑犲 , 1993 ; 犚犪狀犽犻狀 , 1993 ; 犕犪犱狊犲狀 , 1993 ; 犆犺犪犿犫犲狉犾犪犻狀 , 1993 ;
犎狌犪狀 犵1993 ;夫马进, 2005 ;梁其姿, 2013 )。那么,中国近代公益在其
,
诞生之初究竟蕴含着怎样一种新型的公共意味?这一问题始终模糊不
清,因为学界对中国历史语境中的“公益”具体何时出现及其话语构造
的现代特性尚未展开充分研究。
目前对于中国近代公益的解释大体呈两种路径。第一种即以当代
公益观念或西方“ 犺犻犾犪狀狋犺狉狅 狆狔 ”或“ 狌犫犾犻犮犻狀狋犲狉犲狊狋 ”的理解来整合中国
狆
狆
历史上的诸多实践,于是历朝历代皆有例可举,多指建桥修路、围堤筑
坝、出资教育、赈济灾荒等关涉公共福利之事(参见章博, 2000 ;谢羽,
2008 ;王栋梁, 2009 ;何兆泉, 2009 ;宋燕鹏, 2010 ;李娟娟, 2013 ;曾桂林,
2018 )。但记载这些史实的原始文献语境其实并未使用“公益”二字,而
· 1 8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