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社会》2018年第6期
P. 187

中国近代“公益”的观念生成:                                     社会
                                                      2018 · 6
                                                      犆犑犛
   概念谱系与结构过程                                          第 38 卷


   武洹宇



     摘   要:与过去普遍认为中国“公益”概念舶自近代日本的观点不同,本文发
     现中国本土的“公益”语汇至少在清代中期已经出现,并具有经济收益、国家
     利益与地方公事三种用法。其中,表示“国家利益”的语义很可能随着《万国
     公法》的东渡而重塑了日本近代的“公益”概念,并于 19 世纪末伴随宣传维新
     思想的著述出版而传入中国,成为变革话语的建构工具。“公益”概念遂于清
     季十年得以普及并发生语义重构。综观其重构以后的语义格局,系列新生语
     义的现代特质一方面在于其所表征的“国家利益”被赋予了支持政体转型的
     群学理论与变革实践,另一方面亦承载了这一转型过程中国家与地方之间错
     综复杂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公”合法性资源的争夺,两个方面共同反映出
     中国“公益”的开端与国家制度近代转型之间的同构关系。这一同构在何种
     程度上可能形塑了中国公民性在特定文化脉络中的历史养成,或能为今天探
     讨公益慈善与公共精神提供一种关注本土内生属性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公益   概念谱系   语义结构   近代转型


     犜犺犲 犉狅狉犿犪狋犻狅狀 狅犳 “ 犌狅狀 犵  狔 犻 ” 犻狀 犕狅犱犲狉狀 犆犺犻狀犪 : 犃


    作者:武洹宇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犃狌狋犺狅狉 : 犠犝犎狌犪狀 狔 狌 , 犛犮犺狅狅犾狅犳犛狅犮犻狅犾狅 犵狔犪狀犱
   犃狀狋犺狉狅 狆 狅犾狅 犵狔 , 犛狌狀犢犪狋狊犲狀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 狔 ) 犈犿犪犻犾 : 狑狌犺狌犪狀 狔 狌 @犿犪犻犾.狊 狔 狊狌.犲犱狌
    本研究受中国慈善联合会“竹林计划”( 2016犣犔犑犎251 )资助,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
   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广东志士与中国近代公益话语的萌芽”( 犌犇16犡犔犛06 )、中山大学人文
   社会科学青年 教 师 桐 山 基 金 ( 1709001 )的 阶 段 成 果。[ 犜犺犻狊狉犲狊犲犪狉犮犺狑犪狊狊狌 狆狆 狅狉狋犲犱犫 狔狋犺犲
   犆犺犻狀犪犆犺犪狉犻狋 狔犃犾犾犻犪狀犮犲 “ 犅犪犿犫狅狅犘狉狅 犵 狉犪犿 ”( 2016犣犔犑犎251 ), 犪犑狅犻狀狋犘狉狅 犼 犲犮狋狑犻狋犺犌狌犪狀 犵 犱狅狀 犵
                                            狋犺
   犘犾犪狀狀犻狀 犵犗犳犳犻犮犲狅犳犘犺犻犾狅狊狅 狆 犺 狔犪狀犱犛狅犮犻犪犾犛犮犻犲狀犮犲犳狅狉狋犺犲13 “ 犉犻狏犲犢犲犪狉 ” 犘犾犪狀 , 狑犺犻犮犺 狑犪狊
   犲狀狋犻狋犾犲犱 “ 犆犪狀狋狅狀犲狊犲犘犪狋狉犻狅狋狊犪狀犱狋犺犲犉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狅犳犕狅犱犲狉狀犆犺犻狀犲狊犲犌狅狀 犵  狔 犻 ”( 犌犇16犡犔犛06 ),
   犪狀犱犛犲犻 狔 狌犓犻狉犻 狔 犪犿犪犉狅狌狀犱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犢狅狌狀 犵犛犮犺狅犾犪狉狊狅犳犛狅犮犻犪犾犛犮犻犲狀犮犲犪狀犱犎狌犿犪狀犻狋犻犲狊犪狋犛狌狀犢犪狋
   狊犲狀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 狔 ( 1709001 ) . ]
      感谢两位匿名评审专家的宝贵意见。此外,本文在史料搜集整理以及文章修改的过程
   中,得到友人许美祺、黄咨玄、朱健刚、景燕春、蔡泽瀛、钟元泽、奈川京子以及广州公益慈善书
   院的鼎力相助,特此致谢。


    · 1 8 0 ·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