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社会》 2018年第5期
P. 86

政党、政治与政策:论共产党早期革命中“富农问题”的多重逻辑


   封建势力 的 战 线 之 内,而 应 坚 决 的 反 对 富 农”(中 央 档 案 馆, 1991犮 :
   454 )。这一对富农的斗争态度在 1930 年的《富农问题》决议案中体现
   得更为明显,该决议案明确指出要“肃清党内富农成分”(参见江西省档
   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 1982犪 : 413 )。闽西苏区的地方党
   组织亦提出了要“加紧反对富农工作”的基本方针(中共龙岩地委党史
   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 1984犪 : 95 )。
   进而,随着 1931 年苏区中央局发出《土地问题与反富农策略》,反富农
   问题更是成为了重要的组织问题,因为“苏维埃区域中最大的危险即是
   有许多地方的政权落在富农手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
   代经济史组, 1981 : 497 ),富农问题也成为了日后中央苏区土地革命中
   的核心问题。
       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富农经历了一个从理论到实践
   的转换过程?作为理论概念的富农与作为实践政策的富农之间是何种
   关系?进而,为什么与这一过程同时伴随的是革命政党对“富农”态度
   的转变?同时,原本属于阶级划分与土地革命的富农问题,又何以成为
   “政权的最大危险”,从而演化成了“组织问题”与“路线问题”?简言之,
   “ 富农”何以成为革命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为了从具体而复杂的历史进
   程中厘清上述问题,笔者将在下文中尝试从政党、政治与政策三个维度
   展开具体分析。

       四、性质之辨:富农问题与革命性质的判定

       在有关中国革命的研究中,共产国际、苏联革命与中共革命之间的
   关系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议题。杨奎松( 2010 )用“中间地带的革命”来概
   括中国革命的特征,指出了早期革命过程中共产国际在资金、人才等方
   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以及在革命的总体战略和具体战术上的领导作
   用,因而这场革命实质上可以理解为共产党人借助马列主义革命意识
   形态以及苏联革命经验对陷入总体性危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改造。因
   此,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革命过程中,无论是在革命政党的意识形态上,
   还是在革命的具体策略上,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共产国际的理论指导
   和实际支持。具体到本文聚焦的以富农为核心的阶级概念,实际上也
   是从苏联革命传入的意识形态概念。因此,这一概念在中国革命与苏
   维埃实践中的出现、传播与改造,蕴含着更为深刻的理论意涵。

                                                           · 7 9 ·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