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社会》 2018年第4期
P. 98

“佛王”与皇帝:清初以来滇缅边疆银矿业的兴衰与山区社会的族群动员


   后,以南栅佛房为中心,区域性的村寨共同体分别由蛮大佛房、那东佛
   房、勐糯佛房、卡郎佛房、以宋佛房、东主佛房等次一级的中心佛房管
   理,负责培训和尚并将他们派往各村建立村寨的佛房并任佛爷。因此,
   区域性佛房亦即“五佛”或者“六佛”等不同时期发展起来的“佛区”,大
   体上是按照土司体制中“圈”的管辖范围和地理便利性来设置的(马健
   雄, 2012 : 87-122 )。但是,就日常生活中宗教仪式和具体的文化价值
   的重塑而言,经过杨德渊及其弟子们四五代人的努力,原先山区民众的
   社会生活、日常生活和文化体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8 世纪 90 年代之后,缅宁以南、澜沧江以西山区“圈”的体系逐渐
   被新兴的“五佛五经”所取代。这个新兴的宗教政治体系可溯源至清初
   在云南西部兴起的大乘教;至乾隆十年( 1745 )前后,大乘教已经发展成
   为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秘密教派,随后遭到清政府的强力查禁。清缅
   战争前后,在云南与缅甸交界山区的矿山和村寨中,这样的新兴教派找
   到了更适宜的发展土壤,并成为矿工社会的一种组织力量。追溯大乘
   教的发展历史,康 熙 二 十 一 年( 1682 )时,大 理 府 贡 生 张 保 太 ( 1660 —
   1741 )依据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理想,在鸡足山创立了一个独特的大
   乘教派别,很快大乘教便随着频密的人口流动传播到四川、湖南、江西、
   江苏、直隶等各省。乾隆四年( 1739 ),清政府开始查禁张保太创立的大
   乘教,两 年 后 张 保 太 病 死 狱 中。 至 1746 年,清 政 府 已 经 抓 捕 了 约
   1500 名骨干信徒,大 量 信 众 从 鸡 足山 及邻近 各 县 逃 散,转 为 秘 密 传
   教。大乘教以吃斋和聚众念经为主要修行方法,以“斋头”为发展信众
   的延展性下线,进而不断提升斋头们在传教系统中的等级地位,用类似
   今天传销的方法来吸引信众,重点传播“瘟船”救灾疫、“法传”救人、“铁
   船”救法的救劫理论。大乘教信众们相信,上一代教主死后,他的灵魂
   便会转世传到下一代教主身上。张保太死后,其弟子就一些基本的教
   义例如吃斋念经、三教合一、教主转世等宗教实践,对宗教理论进行了
   不同程度的阐发,不过清朝官员笼统地将他们归入“白莲教”一类。嘉
   庆以后,各地以白莲教的名义抵抗清政府的政治运动达到了高峰,但是
   在滇缅边疆,大乘教发展出了另一条与山区民众的生活相结合的道路
   ( 犕犪 , 2013犱 , 81-119 )。 55 乾隆四十七年( 1782 ),从鸡足山流亡至缅甸


   55. 《张允随奏稿》(方国瑜,卷 8 , 2001 : 685-690 ),参见秦宝琦,“清前期秘密社会”(秦宝琦,
   2009 : 128-138 )。
                                                           · 9 1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