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社会》 2018年第4期
P. 160

过渡治理情境下的中国社会服务困境


   由于指标的增加,服务质量会有所下降。而项目指标化产生的重要原
   因是为了能够求得自身的生存,而这种生存的背后再次彰显权力关系
   的不平等( 2015-10-23犎 区 犆 家综 犡 主任访谈记录)。社会工作者
   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完成购买方所规定的任务,即使这些指标并一定是
   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同时在为了满足指标的前提下,容易导致服务
   对象参与同质化以及重复的参与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在家
   庭综合服务中心参加活动人员似乎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原因之一。
       选择性服务产生的原因是社工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求得自身的生
   存和发展所致。而生存和发展的背后再次显现了社服组织所处于的
   “底层”地位,以及自身半专业化的处境,社会工作者的选择受到官僚机
   构的诸多限制,而不得不妥协。
       (五)社会服务的困境:多方不满
       这种妥协虽然为社服组织在社区内的生存提供可能,但是也在一
   定程度上使得社会服务陷入困境,招致多方的不理解,作为购买方的政
   府质疑每年 200 万的购买经费值不值,作为服务主体的社工则在反思
   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场域中社会公平的目标能否实现,而作为服务
   对象的社区居民也会出现“家门口的服务机构无人知”的局面。“活动
   化”、“指标化”看似给了社服组织更多的生存机会,但是却影响了其自
   身的专业发展。
       首先,从购买方的角度而言,在“活动化”和“指标化”的背后,会使
   得购买方对社服组织的认知固定在活动层面而影响其对社工的专业认
   知,进而进一步阻碍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自主性的扩大。在 犎 居委的眼
   中,对于家综的第一印象就是搞活动特别厉害,因此当遇到重要节日
   时,居委马上就会打电话到家综进行合作事宜的商讨,而在真正的社区
   问题,比如该街道由来已久的业主矛盾中,居委则是力求自己解决,不
   会与家综进行合作与商议( 2015-08-24犣 区 犎 街道 犜 社区 犎 主任)。
   在活动化的背后,容易使得社服组织背上“活动”的刻板印象,而影响到
   社工的专业自主性。
       其次,就社服组织而言,“活动化”和“指标化”使得社会工作者达致
   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难以体现,影响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提升以及专
   业服务的提供。社工的重要目标就是达致社会公平,但是在实际服务
   过程中,由于社工所面对的购买方的行政压力以及自身服务指标的压

                                                          · 1 5 3 ·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