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社会》 2018年第4期
P. 129

社会· 2018 · 4

   会危机时期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如 19 世纪末的“进步主义”改革运动。
   正如贝拉( 2011 : 241 )所言,“……个人只有在对个人的或本社区的利益
   受到威胁感到关切时,才有必要积极卷入到公共事务中去”。
       另一方面,对于个人责任的强调会导致人们反对社会变革的开展,
   因为人们难以认识到个人问题背后的结构性根源,即“反社会归因”。
   由于过分强调个人的自立自强、自我负责,美国人很难理解人与社会的
   关系。爱默生在 1841 年发表的论文《论自助》中,甚至宣称个人与社会
   是对立的。在美国人看来,人们的问题是个人的或仅仅是狭义上的社
   会的 (包 括 家 庭 和 社 区),而 不 是 经 济 的、政 治 的 和 文 化 的 (贝 拉 等,
   2011 : 36 )。按照“反社会归因”的逻辑,既然案主的问题并非源于外在
   环境,那自然也就无需改善社会环境。开展社会变革的前提是对案主
   的困境坚持社会归因,作为社会变革源头的“睦邻友好运动”( 犛犎犕 )便
   认为贫困与不良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阮曾媛琪, 2000 : 116 )。只有在
   遭遇某种危机时,如“大萧条”,人们才会认识到社会结构的缺陷(朴炳
   铉, 2012 : 116 ),而后支持社会变革。
       由此可见,作为个人主义核心内涵的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都会将
   专业服务引向个人治疗,并排斥社会变革。因为个人治疗符合个人自
   由和责任这两大基本原则,个案工作本来就是个人主义思想的产物
   ( 犔狅狉犲狀狕 , 2014 : 19 )。社会变 革 则在 很大程 度上 体现了 集体主 义的 思
   想。例如, 19 世纪的“睦邻友好运动”更加接近集合主义(集体主义) 8
   (朴炳铉, 2012 : 88 ),这与个人主义的两大原则相悖,因而遭到抵制。 9
       (二)个人主义与社会工作“去社会变革化”的历史脉络
       综上所述,个人治疗背后的价值理念是个人主义,社会变革则是受
   到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影响。上文论述了个人主义与社会工作“去


   8. 原文中为集合主义,但在学界并没有这一叫法,本文使用集体主义这一惯用说法。
   9.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主义导致社会工作走向“去社会变革化”这一观点成立的前提是,经济
   发展繁荣、社会秩序平稳,如 20 世纪 20 年代、 50 年代以及 80 年代的美国,社会变革陷入低
   谷;而当社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危机时,为了避免社会秩序崩溃,个人主义则会支持社会变革,
   如“进步主义”时代、 20 世纪 30 年代以及 60 年代的美国,社会变革运动高涨。在这三个历史
   时期,美国都遭遇了或大或小的危机。其中在“进步主义”时代,美国患上了“工业文明综合
   征”,包括经济秩序的混乱、社会贫困的恶化、阶级对抗的加剧、政治的腐败、文化的衰落等(李
   剑鸣, 1992 : 24-42 );在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的危机表现为由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大萧条”;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危机则是各类社会运动风起云涌。

    · 1 2 2 ·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