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社会》 2018年第4期
P. 134

社会工作何以走向“去社会变革化”?


   与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是,社会变革行动遭到市场化和管理主义的“双
   重钳制”。
       对于个人主义文化,本文第五部分对其高涨的历史阶段作了梳理,
   同样是 20 世纪 20 年代、 30 年代中后期至 60 年代、 70 年代末以来的新
   自由主义时代。
       接下来的问题是,导致社会工作“去社会变革化”的几大因素中,哪
   一因素处于主导地位?显然,若要解答这一问题,必须厘清社会工作的
   专业化、政治、经济和文化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方面,政治、经济与文化三者之间是高度相关,相互影响的。就
   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而言,经济形势的变化会推动意识形态的转变,
   同样,意识形态的变化也会影响经济环境的改变。一般而言,政治意识
   形态的转变是由经济危机或其他重大事件(如革命)所引发,而后反过
   来对经济环境施加干预。例如, 1929 年的经济“大萧条”导致美国意识
   形态从“右”转向“左”,民主党人罗斯福的上台执政便是这种转向的标
   志。政治氛围“左转”后,便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935 年《社会安全
   法案》的出台便是例证;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危机”则是导致意
   识形态从“左”转向“右”,英美等国的“右翼”政党上台执政。意识形态
   “右转”后,强调自由放任主义,反对福利国家,英美等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所开展的大规模的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即是明证。
       就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而言,虽然总体来看三者相互影
   响,但文化似乎处于主导地位。理由在于:第一,个人主义文化产生的
   时间要早于自由主义,至少在英国是如此。根据麦克法兰( 2008 : 215 )
   的考证,大约从 13 世纪开始,个人主义就已经在英国盛行。而自由主
   义则是发源于十七十八世纪;第二,文化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是
   潜移默化和细致入微的。同时,文化具有弥散性,它会渗透至政治、经
   济等其他领域。第三,政治、经济环境相对易变,文化则是根深蒂固和
   较难改变的,因而有“文化堕距”(奥格本, 1989 : 106-107 )之说。一种
   文化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之后,便会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以个人主
   义为例,它在美国内战结束后就基本形成(卢克斯, 2001 : 25 ),之后便成
   为美国的主导文化,虽然会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14 但根


   14. 一般来说,当经济繁荣或政治保守时,个人主义就会高涨,如 20 世纪 20 年代和 50 年代;
   反之,当经济危机或政治激进时,个人主义便会遭到挑战,如 20 世纪 30 年代和 60 年代。
                                                          · 1 2 7 ·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