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社会》2018年第3期
P. 90
过程多维性与出路阶层化:中国大学教育过程的公平性研究
而冲突主义的“阶层再生产理论”认为,家庭背景会在高等教育过
程及毕业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持续影响(刘精明, 2014 )。
扬、伯恩斯坦、布迪厄、帕森斯等欧美社会学家在考察学校教学内容、教
学方式、校园文化后,都倾向于认为学校存在明显的阶级“偏见”(转引
自巴兰坦, 2005 : 43 、 46-48 )。中产阶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与学校教育
过程更为契合,而来自底层和工人阶级的子女缺乏对应的文化资本(诸
如沟通技能、行为规范)以获得教师的认可和特别帮助,从而在学业和
学校生活 适 应 上 差 人 一 等 ( 犇犻犕犪 犵犵 犻狅 , 1982 ;威 利 斯, 2013 ;布 迪 厄,
2015 )。国外不少研究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和父亲的教育水平对某些类
型的研究生教育机会获得有显著影响( 犎犪狀狊犲狀 , 1997 ; 犕狌犾犾犲狀 , 犲狋犪犾. ,
2003 )。国内也有研究显示,家庭阶层地位对大学期间的学术性投入有
显著的影响(周菲、余秀兰, 2016 );家庭收入和父母的教育水平对研究
生就读机会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李忠路, 2016 );城市学生的
累积优势在大学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中仍能发挥作用(李骏, 2016 )。
研究结论的差异除了受样本类型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外,很可能源
于不同教育阶段的筛选和培养是否坚持了同样的原则,以及优势阶层
有没有干预更高教育阶段的培养和筛选过程的机会。在竞争性精英选
拔机制下,各阶段的选拔标准相对公开统一,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不
适应标准的学生被逐渐淘汰,家庭背景在剩下的学生中直接作用较小。
如果各阶段的筛选和培养标准不连贯,那么在后续阶段,家庭背景仍有
可能发挥作用。中国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阶段培养和选
择标准存在差异,对应的家校关系、家庭背景的影响、国家对弱势阶层
的照顾程度也有不同。高考制度使大学以前的教育主要以考试成绩为
指挥棒,这一筛选机制使得被同一所大学录取的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
具有较大同质性。但相对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学教育过程和毕
业分流是更为综合和多元的过程。
参照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学校教育可以被看做制度性文化
资本生产和身体性文化资本生产的综合过程。在前一个过程中,个体
通过在学业成绩和专业能力上达到有关标准,从而获得被国家认可的
文凭,是一个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而身体性的文化资本不一定有国
家认可的证书,但仍有很强的区隔性,人们凭借对特定文化资本和能力
的掌握而更容易被大学教师和未来的雇主所认可,被来自优势阶层的
· 8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