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社会》2018年第2期
P. 59

社会· 2018 · 2

   减小董事 会 规 模,将 董 事 长 和 总 经 理 两 职 分 任 等 ( 犇犪狏犻狊犪狀犱犛狋狅狌狋 ,
   1992 ; 犝狊犲犲犿 , 1993 ; 犇犪狏犻狊 , 犲狋犪犾. , 1994 ; 犇犪狏犻狊 , 2005 )。这些都标志 着
   “股东价值最大化”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运行的核心原则,“股东资本主
   义”正式兴起。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引发了“股东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兴起?目前
   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尚无定论。总的来说,解释主要来自两大理论阵
   营———“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主要是“代理理论”)阵营和“社会学/
   组织理论”阵营。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的分析大多关注效率方面的因素,
   而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的探究则倾向于强调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因素
   的作用。具体来说,社会学对“股东资本主义”兴起的解释大致有四种
   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 狀犲狑犻狀狊狋犻狋狌狋犻狅狀犪犾狋犺犲狅狉 狔        )、“政治—文化”视
   角的“权力和意义构建理论”( 狅狑犲狉犪狀犱狊犲狀狊犲犿犪犽犻狀 犵 狋犺犲狅狉犻犲狊 )、“网络
                             狆
   理 论 ”( 狀犲狋狑狅狉犽狋犺犲狅狉 狔 )和 “资 源 依 赖 理 论 ”( 狉犲狊狅狌狉犮犲犱犲 狆 犲狀犱犲狀犮犲
  狋犺犲狅狉 狔 )。相比较来看,经济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的分析主要存在以下
   几个方面的分歧:“股东导向型”公司治理制度兴起与扩散的原因与动
   机(企业效率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狏狊. 合法性和权力再分配)、扩散主体
   (企业 狏狊. 政府和专业人士)、扩散机制(市场竞争机制 狏狊. 强制性、规范
   性和模仿性同构机制),以及“股东资本主义”兴起与扩散的影响和后果
   (企业效率和股东价值的提升 狏狊. 合法性的增强,股东价值的受损以及
   由工人 /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到企业高管、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的财
   富再分配)。
       (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股东导向型”公司治理制度是降低代理
   成本、最大 化 股 东 价 值、提 升 投 资 机 会 和 获 得 外 部 资 本 的 最 佳 方 法
   ( 犕犪狀狀犲 , 1965 ; 犑犲狀狊犲狀 , 1986 )。他们认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日益
   提升的竞争压力和金融市场的压力会迫使企业采取“股东导向型”公司
   治理制度( 犑犲狀狊犲狀 , 2000 )。此外,新古典经济学家坚信,美式“股东资本
   主义”是生产和资源分配最有效率的组织形式。他们还认为,市场和效
   率因素的考量迫使德日企业采用美式“股东导向型”公司治理的做法,
   因为美式公司治理模式是最优和最有效率的,德日企业要想在日益激
   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提高自身竞争力,就不得不采用美式
   公司治理制度。

    · 5 2 ·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