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社会》2018年第2期
P. 55
社会· 2018 · 2
一、导言
二战后,特别是 20 世 纪 七八 十年代 以来,在全球 化 进 程 及 信 息
技术革命的推 动 下,各 个 国 家,尤 其 是 发 达 国 家 的 金 融 资 本 快 速 增
长,金融化趋势不断加强,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
金融 活 动 的 影 响,带 来 “社 会 生 活 金 融 化 ”的 新 趋 势 (克 里 普 纳,
2008犪 , 2008犫 )。金融资本全球化———不同于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经
济全球化———意味着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资本和金融文化理念
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 重 要性 上升,它们逐 步取 得对工业贸易 和商业
活动的控制地位,并 开 始 主 导 资本 的全球 化进 程。经济金融 化的影
响已远远溢出经济领 域,对 人 类社 会带来 深远 的、整体 性的 影 响,以
金融资本积累为核心的活动业已渗透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何秉孟, 2010 ;向松祚, 2015 )。
在这一金融全球化 的 过 程中,企 业制 度与公 司治 理 模 式 的 改 变
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发达经济体中的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分为两种:
以 股 东 为 导 向、以 资 本 市 场 为 中 心 的 英 美 式 “股 东 资 本 主 义 ”
( 狊犺犪狉犲犺狅犾犱犲狉犮犪 狆 犻狋犪犾犻狊犿 )和 以 利 益 相 关 者 为 导 向、以 银 行 为 中 心 的 德
日式“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 狊狋犪犽犲犺狅犾犱犲狉犮犪 狆 犻狋犪犾犻狊犿 )。这两种 资本主
义类型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公司 治理 模式:“股东 导向 型”公 司治理
模式与“利益相关者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前者以股东利益最大化
为导向,以资本市场为 中 心,后者 以利 益相 关者利 益为 导向,以全能
,
银行为中心 ( 犛犺犾犲犻犳犲狉犪狀犱犞犻狊犺狀 狔1997 ; 犎犪犾犾犪狀犱犛狅狊犽犻犮犲 , 2001 )。两者
在国家( 狋犺犲狊狋犪狋犲 )、资本所有者( 狊犺犪狉犲犺狅犾犱犲狉狊 )、职业经理人( 犿犪狀犪 犵 犲狉狊 )
和工会( 犾犪犫狅狉狌狀犻狅狀 )四种力量对比上存在较大差异,继而在公司治理
机制、权力结构和利益导向上产生诸多不同。不过,这两大公司治理
模式都可谓“现代的”企业制度。英美 企业和 德日 企业 都 具有“产权
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特征。两种模式曾
一度旗鼓相当,各自拥有一批追随者和影响范围。
然而,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曾经作为“利益相关者模式”主导
力量的银行系统开始 失 去之 前的 影 响力,大型 企业越 来越多 地从对
银行债 务 的 依 赖 转 到 对 资 本 市 场 的 依 赖 ( 犉犻狊狊犪狀犱犣犪 犼 犪犮 , 2004 ;
· 4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