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社会》2018年第2期
P. 14
“官场 + 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
市场”的模式在相当程度上提供了这三个关键条件,促成了政治精英与
经济精英的紧密合作,实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官僚政治传统与西方国
家市场经济传统的创造性融合,为揭示中国增长之谜开辟了新的视角。
在具体分析时,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来解析和判断其互动的性质以及经济发展差异,
赋予“官场 + 市场”理论更为广泛的学术价值和政策内涵。
二、“官场 + 市场”:中国独具特色的政府与市场互动模式
如果站在国家层面,从宏观视角审视中国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过
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大致清晰的演化路径。首
先是日益加深的市场化进程,集中体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计划经济管
理体制逐渐被打破和取消,无所不包的指令性经济计划让渡于指导性
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信贷与物质的限制性和计划性分配让渡
于以市场调节为主的配置方式,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让渡于在
产值和就业比重上非国有部门占主导的混合经济。其次,中国经济日
益融入国际经济分工体系,对外贸易额不断增加,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
高, 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犠犜犗 )是中国全面融入全球化
过程的标志性事件;近年来中国企业开始大规模“走出去”,在国外投资
建厂或并购重组。再次,劳动力和资金跨地区流动的制度约束逐渐放
松,地区间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一切意味着中国经济处于一
个不断深化的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面
临着激烈的竞争。从“市场派”的观点来看,中国不断加深的市场化进
程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制度基础。
但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有形之手”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发挥着巨大
的影响力。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每年或每五年都有经济发展目标和
产业政策扶持体系;以发改委为代表的经济职能部门控制了项目审批、
财政资金分配、市场准入、部分产品定价、市场监管等方方面面的重要
决策;金融部门的资金分配不仅受到中央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的
影响,而且受到各级政府产业政策的深刻影响;户籍制度仍然限制着劳
动力的跨地区流动,等等。 2003 年国资委成立以来,央企占据一些垄
断性和战略性行业,规模扩张迅速,甚至引发了社会上关于“国进民退”
的担忧。从这些方面看,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其实交织着深度且持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