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社会》2018年第2期
P. 12
“官场 + 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
色的经济增长机制,重新审视和评价政府与市场在中国的增长机制中
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互动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国家(宏观)层面的讨
论,本文的分析视角聚焦于地区层面,严格地说是行政辖区(如省、市、
县)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以及辖区之间的市场关系。本研究认为,在任
何意义上,一个辖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取决于辖区内的政企合作,即政府
与企业(产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而政企合作的性质与效果
又受制于政府内部的激励与外部市场的竞争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各
级地方官员置身于以辖区经济发展绩效作为考核指标的政治锦标赛
(官场竞争),而伴随着市场化进程,辖区经济发展绩效(如 犌犇犘 增长、
财税收入)日益取决于辖区企业和产业在更大范围的市场(包括国际市
场)中竞争的结果。为了提高地区经济绩效,地方官员必须采取一切办
法(如制定产业政策、改善行政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辖区企业和产
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地方官员之间的“官场竞争”嵌入在辖区政府无
法控制的外部市场竞争之中,因而地方政府的政策和官员行为对辖区
企业的影响均会在市场竞争中加以体现,并最终接受市场竞争的检验
和约束。如果没有上述双重竞争机制的驱动以及相互嵌入,政府行为
的各种潜在威胁都可能变大,经济学关于政府的各种负面想象都有可
能变成现实,政府有可能成为扼杀市场的“掠夺之手”。
官场与市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竞争机制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决定
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和经济运行的诸多重要而有趣的特征。中国“官场
+ 市场”的政经互动格局必然使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变得极其复杂、模
糊,在地区和国家层面两者相互嵌入,相互纠缠,难分彼此。地方政府
与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内生决定于每个辖区所面临的官场竞争与市
场竞争的性质。全国市场的一体化和国际化使辖区企业面临更激烈的
市场竞争,这不一定会减少辖区政府作为的空间,反而有可能增强其干
预辖区企业和产业的动机,强化政企合作的倾向,并且内生出遏制地方
官员权力任性和乱作为的力量。外部的“有效市场”是辖区内“有为政
府”的必要条件。辖区企业和产业在市场上的表现有助于测试和检验
地方政府对辖区企业干预的“良性”程度,外部市场竞争的“无形之手”
鼓励和引导着辖区内政企的有效合作。在全国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到
各地普遍的政府干预(如地区产业政策)以及辖区企业之间激烈的市场
竞争,这两者看似悖论式的存在,却在中国的“官场 + 市场”模式下实现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