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98

“以火为政”:明清时期梧州城火政与区域社会的变迁


   鉴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陈鉴认为,各种救灾制度的不完善是火灾
   每每为患的关键所在。
           水火之灾,洋洋 □ 楮,夫固有待修救欤!余概观梧属故无
       储蓄以备非常,一遇凶荒,冻馁流离,寄命无所。次则火政为
       先,一劳永逸,毋如易竹而陶,去木而堵之于垣。百堵皆作,虽
       则劬劳,其究安宅。(谢君惠, 2013 : 228 )
       陈鉴认为火政之重有二,一是“易竹而陶”,二是“储蓄以备”。两者
   之中,储备为赈灾的重要手段。随后,陈鉴亲自捐俸禄置办义田,完善
   储备,以作赈灾之需。
           余莅梧之冬,水西坊火,为赈其焦屋者,率菜色、鹑结、嫠
       居十七,怵然有感于衷,因!索城内外不赡授衣者?百,周之
       嫠独倍异哉?……余为冬计一衣,夏计一石,两庠青衿举火艰
       者,佐之騡粥,置田若而亩,岁籍其入,为可继冀渐拓之,以备
       水赺灾眚斯。(金鵵, 1999 :卷 170 )
       陈鉴此举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标志着梧州府的官员彻底成为火
   政的主导者。在此基础上,梧州城首次出现为应对火灾而设立的储备
   系统。
       火政从无史料可考到救灾系统初具规模,折射的是梧州城官僚体
   系的变化。大藤峡“瑶乱”的平息与两广总督府的移设导致梧州城军事
   地位的下降,行政官员重新主导地方事务,火患由是成为备受关注的重
   要社会问题。

       四、明末梧州城的火政宗教

       万历以后,地方官员对火政事务的主导,不仅表现在“易竹而陶”、
   “ 储蓄以备”等具体事务方面,还体现在对宗教祭祀、堪舆话语等文化要
   素的掌控与改造上。帝国时期,火政往往与宗教、堪舆有着密切关系,
   地方官员在处理火政问题时往往会求助于宗教、堪舆等超自然力量。
   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地方官员会因国家制度与社会的变迁而对火政
   宗教有不同的理解。理解的差异导致了宗教、堪舆话语因应不同的历
   史场景而不断被重新表述。
       万历以后,梧州城火政宗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冰
   井火山”话语表述的改变,二是真武庙的移址。我们首先了解“冰井火

                                                           · 9 1 ·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