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社会》2018年第1期
P. 108
“以火为政”:明清时期梧州城火政与区域社会的变迁
材料还可发现,同治年间广东商民在火政宗教上持“坎离相济”的理念。
在八卦之中,坎为水,离为火,“坎离相济”指水火相济为防御火灾之根
本。这一理念既有别于前明的“蕴火藏于水”,亦有别于康熙末年城内
士绅“听命于火神”的理念,实际上是与本地官府、士绅互动的结果。
前文已述,晚明梧州地方官员对真武庙异常重视,采取真武压火山
的做法以御火灾,这一举动实为本地巫术传统与广东传统的结合。但
至清代,火山顶的真武庙不复存在,官方亦不再坚持以真武压火灾。地
方官员甚至对“火灾因火山”的说法不屑一顾。康熙末年,苍梧县知县
刘以贵就撰写《火山说》对这一观点严加驳斥。
梧有火山,其名已旧,或以数被火患,故更名冲霄。谓冲
傍从水,霄上从雨,将欲藉之以压灾患也,不意名既更,而火患
日益多,是岂名之不可更与,抑或火所自起人实致之,不系于
名之更与不更与……梧俗篱墙竹橼,鳞次栉比,盖未火而已有
致火之具,不此是咎,徒归咎于火山,不亦诬乎! 3
刘以贵此举不仅否定了前明时期梧州城内的“巫术”传统,亦否定
了北帝在火政宗教方面的功能。这一做法背后有两大原因:其一,本地
士绅崛起并取代了地方豪强;其二,地方初定,梧州城内广东商民未众。
因此,刘以贵的言辞实际上表明官府的火政宗教取自于本地士绅,盖因
本地士绅为这一时期官府统治最为依赖的社会力量。但至清中叶之
后,随着客居梧州的广东商民日益增多,真武北帝的地位再次上升。乾
隆年间,时任梧州知府的吴九龄将火神庙迁至城外的冰井,真武的元素
由是重新出现在官府的火政宗教中。
(火神庙)乾隆三十二年知府永常重修,然庙承旺气,灾故
不免。三十四年吴九龄以冰井正对真武,盖取坎济离之意为
禳灾设也。遂用其地修庙,迁神祀之。(吴九龄, 1961 : 151 )
从材料可知,火神庙在乾隆年间被迁至冰井的依据是“坎离相济”
之理念,而这一理念实为火德与水神并祀。乾隆《梧州府志》对此一针
见血地指出:
前明亦未有专祠,然春秋传,曰国灾,子产使郊人祝史除
于同此,禳火于元冥、回禄,则火德与水神并祀矣!(吴九龄,
3. 李世瑞 . (雍正)苍梧志(卷四)[ 犕 ] . 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藏本 .
· 1 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