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75

社会· 2017 · 4

   平等对待。这些困难使中国的流动儿童面临与其他“流动儿童”相似的
   学业不佳的境遇。与城市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学前入园率低、延
   迟入学率高、失学辍学率高、学习成就差、童工问题突出(中国儿童中
   心、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05 ;段成荣、梁宏, 2005 ; 犔狌 ,
             ,
   2007 ; 犔犻犪狀 犵犲狋犪犾. , 2008 ;谢建社等, 2011 ;张绘等, 2011 )。
       然而,不同于跨国移民,也有别于国外内部人口迁移的是,中国跟
   随父母的乡城迁移,因城乡经济、学校教育的两极分化而对儿童发展呈
   现出重要的积极意义。乡城流动意味着由贫乏到丰富环境的转换,由
   劣质教育资源 到 优 质 教 育 资 源的 过 渡, 3 而 且流动 本身 就 有“见多 识
   广”的意涵。这些无疑都有利于流动儿童的认知发展。一些研究也证
   实了乡城流动对于儿童学业成就和认知发展的积极意义(申继亮、王兴
   华, 2007 ; 犡狌犪狀犱犡犻犲 , 2015 )。
       综上,本文认为,跟随农民工父母的乡城流动,对儿童而言意味着
   环境的巨大变化,会对其认知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然而,由于对
   儿童发展至为重要的家庭结构保持了基本的稳定,父母的陪伴有助于
   克服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不仅如此,因乡城流动引发的从劣质教育
   资源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转换,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据此,本文
   提出跟随父母乡城迁移促进流动儿童认知发展的假设,即:
       假设 2 :对于流动儿童的认知发展而言,跟随父母乡城迁移的净效
   应为正。
       (三)认知发展的阶层限制假设
       布劳与邓肯( 犅犾犪狌犪狀犱犇狌狀犮犪狀 , 1967 )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与技
   术进步,社会分层结构日益开放,社会流动率不断增加,流动机会的平
   等化将占据主导地位。此观点显然过于乐观。费瑟曼等( 犉犲犪狋犺犲狉犿犪狀 ,
   犲狋犪犾. , 1975 )基于美国与澳大利亚两国社会流动的调查数据,埃尔克
   森与戈德索普( 犈狉犻犽狊狅狀犪狀犱犌狅犾犱狋犺狅狉 狆 犲 , 1987犪 , 1987犫 )利用更广范围
   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均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即:由于不同国家工业化
   路径、政治文化与制度背景的差异,导致“表型的”( 犺犲狀狅狋 狔狆 犻犮犪犾 )流动
                                                 狆
   模式因国家而不同;但“遗传型的”( 犲狀狅狋 狔狆 犻犮犪犾 ) 4 流动模式却不因国家
                                  犵
   的不同而有异,这就是“ 犉犑犎 假设”的核心观点。也就是说,不同的国


   3.2002 年全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显示, 81% 的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上学。
   4. 这里的“遗传”绝非基因意义上的遗传,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原生型的”、“基质型的”。
    · 6 8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