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72

乡城流动与儿童认知发展


   文化丰富的高档社区,而弱势阶层居住的社区往往资源贫乏。
       学校的阶层分割与社区的阶层分化决定了儿童同辈群体的类型差
   异,相同阶层背景的儿童也因此有了更多的互动可能。根据同辈群体
   效应理 论,儿 童 认 知 发 展、学 业 成 就 与 同 辈 群 体 的 类 型 密 切 相 关
   ( 犠犻狀犽犾犲狉 , 1975 )。优势阶层家庭儿童的互动,使同辈群体成为教育的
   催化剂,对学业成绩或教育获得更加有利;弱势阶层儿童同辈群体中无
   心向学、不良行为甚至越轨的情况更多,对个体的教育结果会产生负面
   影响(吴愈晓、黄超, 2016 )。
       城乡是扩大化的居住空间。现阶段的中国,二元格局下城市与农
   村经济的两极分化,导致大量精壮劳动力进城,农村出现了“虚空化”
   (严海蓉, 2005 )、“社会的解体”(谭深, 2011 )、“村庄的凋敝和空心化”
   ( 江立华, 2011 )等社区人文环境恶化现象。与之相伴的是,城乡居民收
   入逐渐扩大,学校教育两极分化。城乡经济、教育的两极分化对儿童成
   长发展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农村经济落后,学校教育投资不足,难以吸
   引到优秀的师资,教学管理质量必然不高,导致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
   区人口的教育水平总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父辈教育水平影响子代的
   发展,最终结果是农村儿童整体上一直处于对其知识的、情感的成长不
   利甚至具有明显威胁的环境中,向上流动困难重重。
       现阶段的中国,农民工群体已呈现出明显的阶层化特征(王春光,
   2005 )。由于各种制度结构因素的制约,农民工群体属于明显的弱势阶
   层。一些学者认为,从属于这一阶层的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身处多种
   不利的结构之中,向上流动受到强力阻滞,虽奋力挣扎,往往仍无法摆
   脱成为明日农民工的阶层再生产命运(熊易寒, 2010 ;周潇, 2011 )。本
   文关心的是,在当前中国弱势群体实现从阶层再生产到向上流动的转
   变困难重重的背景下,是否存在推动农民工子女向上流动的可能性?
   倘若存在,那么现实的可供选择的路径又是什么?显然,要厘清和回答
   这一问题,并非一日之功,一文之效。但本文认为,儿童发展中一个最
   为重要的方面是认知能力的发展,甚至可以说认知能力是儿童向上流
   动的基础。虽然关于认知的理论充满矛盾和争论,但主要的方面大家
   是有共识的,就是认知环境和刺激的变化将影响认知发展。农村人口
   的流动和迁移,给其子女造就了种种变化了的认知环境和条件,因而,
   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是:在当前的城镇化背景下,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

                                                           · 6 5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