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社会》2017年第4期
P. 165
社会· 2017 · 2
这篇著名的论文既可以看作是费先生一生对民族问题研究的总结,又
可以看作是此后所思考的重大问题的开始,对于理解费孝通晚年思想
的转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篇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是由一个“华夏”的核心,随着历史
的进展,像滚雪球一般地将周围的异族吸收容纳进了这个核心并不断
壮大,同时也不断渗入到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个民族实体经过了民族自觉而称为中
华民族。
对于理解费先生晚年思想尤其是社会学方法论的反思和转向,这
篇文章有两点值得注意:
首先,费先生在本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自觉”的概念,并认为
这是民族形成的关键所在。自觉是在“自在”的基础上产生的。费先
生说:
汉作为一个族名是汉代和其后中原的人和四周外族人接
触中产生的。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
生活中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和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
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
“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的认同,也就是作为民族意
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费孝通, 1988犮 : 116 )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
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
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费孝通, 1988犮 : 109 )
费先生在此文章提出 的“自 觉”的 概 念 与 十 年 后 ( 1997 年)提 出
的“文化自觉”的说法并无实质性的不同,只是在此时,他还没有明确
意识到 文 化 与 “自 觉”之 间 的 深 刻 联 系。 事 实 上,费 先 生 之 所 以 在
1997 年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也是直接与民族问题有关的。 3 那年
1 月份在北京大学社会 学 人 类 学 研 究 所 举 办 的“社 会 文 化 人 类 学 高 级
研讨班”上,有个鄂伦春族的学员提出了这种人数极少的少数民族的文
化存亡问题。鄂伦春族的狩猎文化很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但是狩
3. “我在提出“文化自觉”时,并非从东西文化的比较中,看到了中国文化有什么危机,而是在
对少数民族的实地研究中首先接触到了这个问题。”(费孝通, 2002犮 : 347 )
· 1 5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