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2 - 《社会》2017年第3期
P. 202

“深耕者”与“鼓动家”:论共产党早期乡村革命中的“农运派”


   生运动中。 13   20 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总体性社会危机,彭湃所具有的
   这种反帝爱国情绪在当时是一种以救亡图存为基本背景的普遍思潮。
   李春涛( 2007 : 103 )曾经这样形容彭湃早期的爱国主义思想:
           彭湃当 1917 年初到东京留学时,还是一位褊狭的爱国主
       义者。他眼见日本人褊狭的爱国狂,亦就以为生做中国人的唯
       一责任就是救国,当头的急务是排日……直到 1918 年末,完全
       是一位热烈的排日人物……然而不久,彭湃竟信仰了基督教,
       主张博爱……彭湃当时忽有所悟,暗想:“无错!爱国的极致,
       自然要排斥他国!我断不能向日本人说公理!因为彼我都是
       为了爱国。”
       作为一名出身地主家庭的富家少爷,彭湃在爱国与救亡图存的理想
   之下,最终选择了一条经由民众运动(农民运动)而达致社会革命的道
   路。更为重要的是,彭湃直接投身到革命的实践中去,不惜从“革自己家
   的命”开始。
           彭湃开始搞农民运动时,社会上的压力大,家里的人大部
       分也反对。一九二二年秋间,彭湃的大兄彭艮闹分家,彭湃说
       “我无家可分”,但结果还是分了。当时的分法是:将家产中划
       出六百石租为公租,其余的按九份分配,每份七十石租,七兄弟
       每人得一份,工人共得一份,四个女儿共得一份。由我主持抓
       阄,彭湃一份他不理睬,由我承受,坐筒底,即各人抓阄后最后
       一只阄就是我的。(彭承训, 2007 : 33 )
       不仅如此,彭湃在 1922 年底的一次农民集会上发表演说时,还当众
   烧毁了分家时分给自己的田契。
           一次在县城的龙舌埔前长形旷埔召开农民大会,赴会者约
       有万多人,并演戏数台。湃将家先翁手创所有的田契铺约一张
       张地焚烧殆尽,并在台上大声演讲:“我祖父遗下产业是剥削来
       的,耕者有其田,从此以后,彭家的租谷一升一合归还农民兄弟
       享受,农友们不要担还给我。”一时嚷声震天。(周凤, 2007 : 27 )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到,出身地主家庭的彭湃在革命的实践中以


   13. 例如,彭湃在海丰期间曾经和群进会的同学一起,发动海丰青年学生举行纪念“五七国耻
   日”的反日爱国游行(参见郭德宏, 2007 : 18 );在日本期间,还曾组织留日学生参加 1918 年 5
   月中旬抗议日本警察迫害中国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参见郭德宏, 2007 : 25 )。

                                                          · 1 9 5 ·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