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0 - 《社会》2017年第3期
P. 200

“深耕者”与“鼓动家”:论共产党早期乡村革命中的“农运派”


   (郭德宏, 2007 : 196 )。同时,根据陈登贵( 1983 : 16 )的考证,彭湃不仅是第
   一届农讲所的主任,也是整个农民运动讲习所方案的提出者:
           1924 年 7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团委代理秘书刘
       尔嵩同志给团中央的报告中,关于农讲所问题写道:“本区同志
       之在民校任职者,曾在民校提出设立农民运动讲习所一所,该
       所已开学两星期,定一个月毕业。”这里提的“民校”是中国国民
       党的代称,“本区”是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团委。从这
       个报告便可知道,提出开办农讲所的是在国民党任职的广东区
       团委的同志。而当时广东区团委有五个执行委员:秘书阮啸
       仙,组织委员刘尔嵩,宣传委员郭瘦真,农工委员彭湃,学生委
       员蒋世明。从 1924 年 4 月至 7 月,这五个执行委员在国民党
       任职的,只有彭湃同志。其余四人均未在国民党中央及属下各
       部任职。由此,我们可以确证,倡议开办农讲所的是彭湃同志。
       彭湃不仅是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发起者和第一届农讲所的主持者,同
   时还是第五届农讲所的主任(郭德宏, 2007 : 237 ), 11 而这届农讲所除了照
   章教授学科以及严格的军事训练之外,更注重于学员“自治”的活动(黎
   诚, 1984 )。
       实际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只是彭湃从事农民运动的诸多实践
   方式之一。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开始,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的
   彭湃就开始了其漫长的革命实践过程。
       1921 年六七月间,彭湃在海丰发起组织了“社会主义研究社”,以研
   究、传播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参加者多是海丰中学的先进学生、小学教
   师和自外省回乡度假的学生(郭德宏, 2007 : 46 )。同时,他还于 1922 年和
   李春涛等共同创办《赤心周刊》,发动和组织工人、农民进行社会革命(郭

   德宏, 2007 : 66 )。除了组织学社、创办刊物、撰写文章之外,彭湃于 1922
   年参加了由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发起的白话剧社,通过戏剧等方式传播
   革命理念(郭德宏, 2007 : 62 )。除上述宣传动员手段之外,彭湃于 1922 年
   6 月下旬开始深入农村,直接通过街头演讲、农村调查等各种方式发动农
   民,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郭德宏, 2007 )。 1926 年 1 月,彭湃所写


   11. 在第五届农讲所开学后,彭湃由于经常到农村去领导农民斗争,故所务由罗绮园代理(参见
   黎诚, 1984 )。

                                                          · 1 9 3 ·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