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社会》2017年第3期
P. 153
社会· 2017 · 3
一同作为经济资本的测量维度。
3. 家庭政治资本
本文家庭的政治资本操作化为被访者的父亲是否在被访者 14 岁
时为中共党员。这样的测量方式是为了回应理论框架中的关键问题:
政治资本是否在子女教育获得中发挥作用。
(四)条件变量
文中主要划分两个同期群,即“撤点并校”政策在全国铺开后进入
小学就学的群体和在这一政策实施前进入小学就学的群体。笔者根据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 2013 : 15 )的政策梳理发现, 1995 年,国家教委和财
政部对于义务教育专款的使用说明提出“以完成普及义务教育任务为
目标,贯彻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的原则”,明确了学校
设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导向,而部分省份(例如,湖北、贵州、辽宁
等)也在 1995 年前后进行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因此,本文以 1995 年
为时点划分 1978 — 1994 年进入小学的同期群和 1995 — 2006 年进入小
学的同期群,希望通过对比这两个同期群教育历程中教育获得(辍学/
入学)的差异,分别将时间段与家庭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资本进行交互
分析,观察家庭背景对子女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五)控制变量
本文把性别、兄弟姐妹数量和所在省份三个个体身份层面的变量
作为控制变量,以便检验家庭背景偏效应对教育机会的影响。就性别
而论,由于生育率的下降,教育获得在性别方面日趋平等(叶华、吴晓
刚, 2011 )。就兄弟姐妹数量而论,根据“教育资源稀释理论”,随着兄弟
姐妹数量的 增 多,个 体 的 教 育 成 就 将 会 越 来 越 低 ( 犔狌犪狀犱犜狉犲犻犿犪狀 ,
2008 )。前文笔者已然表明,“撤点并校”在各个地区的执行情况有所差
异,因此,笔者将个案所在省份作为虚拟变量纳入模型。
文中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如表 1 所示。为了更确切地说明各因素在
两个时期的大小,笔者对每个变量在两个时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在“撤点并校”后入学的孩子的初中和高中的入学几率有显著提升;在
家庭背景方面,母亲的受教育年限和社会经济地位评分提升得更为明
显;父亲为中共党员的比例在农村地区有显著下降;兄弟姐妹的数量显
著减少。
· 1 4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