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社会》2017年第3期
P. 150
“撤点并校”、家庭背景与入学机会
的倾向(周飞舟, 2007 ),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获取资源,从而在分层中
取得优势地位。子女的教育机会当然也是资源之一。“撤点并校”的政
策初衷是将农村教育资源由“过饱和”状态转化至学校与学生数量“匹
配”的状态,因此,在“撤点并校”初期,教育资源供给从数量上能够满足
农村子女就学的需要, 7 此时,拥有政治资本的家庭,其子女获得教育
机会的优势并不明显。相对而言,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普及义务教
育时期和 21 世纪初的“过度撤并”时期,教育资源的配给相对较少,拥
有政治资本的家庭相对于不拥有政治资本的家庭才会体现优势。
然而,我们还需要考 虑 市场 化过 程会 使得政 治身 份 在 资 源 获 得
中的优势逐渐减小的事实( 犖犲犲 , 1989 , 1991 , 1996 )。这也意味着,家
庭政治资本对子女教育获得的作用在 20 世纪 80 年代教育资源未饱
和条件下相较 于“撤 点 并 校”后 要 更 强,因 此 提 出“政 治 资 本 变 迁 假
设”:
假设 5犮 :在“撤点并校”政策执行后,家庭政治资本对于子女受教
育机会的影响将会减弱。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说明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
家庭追踪调查”( ChinaFamil yPanelSurve y CFPS )基线调查( 2010 年
,
和 2011 年补充调查),以及 2012 年的第一轮追访调查。本研究所选择
的变量一部分来源于基线调查,另一部分来源于第一轮追访调查。本
文选择了在两轮调查同时有应答的个体(即成功追踪个案),并运用数
据提供方给予的追踪权重(面板权重)进行加权。 CFPS 的调查对象为
中国 25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家庭户和家庭户中的所有家庭成员,采
用的是多阶段的、内隐分层的、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抽样,由于其抽
样过程并不将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划分为两个单独的抽样框进行,而是
根据社区特点、人口属性等方面判断(谢宇等, 2014 ),因此更符合本研究
的要求。本研究定义的农村样本是 12 岁时农村户口的个案。同时,由
7. 参见: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务 院 2001 年 的 “国 务 院 关 于 基 础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决 定”
( 犺狋狋 狆 :// 狑狑狑.犿狅犲.犲犱狌.犮狀 / 狆 狌犫犾犻犮犳犻犾犲狊 / 犫狌狊犻狀犲狊狊 / 犺狋犿犾犳犻犾犲狊 / 犿狅犲 / 犿狅犲 _ 16 / 200105 / 132.犺狋犿犾 )。
· 1 4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