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社会》2017年第3期
P. 149
社会· 2017 · 3
Hout , 1993 )。那么,在“撤点并校”这样一个教育资源缩减的情境下,
教育机会是否也是由上层向下层扩张呢?刘成斌( 2014 )指出中国农村
地区的一种特殊现象:拥有较好家庭条件的子女反而可能会有更高的
辍学率,因为他们会面对更丰富的外界资源,对于工作之后的担心且相
较于家庭经济资源较少的孩子要更少。另外,他们的父母在农村地区
完成财富积累也相对较为迅速,缺乏对于教育的长远考虑。
按照“理性选择理论”的框架,家庭的边际教育支出是家庭当年收
入和当年入学花费的函数( Aaronsonand Mazumder , 2011 )。当家庭
收入增加但入学花费不变时,家庭将进行更大的投资为子女带来更多
的教育机会;而入学花费增加但家庭收入不变时,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
限制可能减小子女的教育支出从而降低子女的教育获得机会。在整个
“撤点并校”过程中,家庭的当年收入始终在增长,而家庭的入学花费随
着学校的减少和上学距离的增加也在增长。因此,不能简单判定家庭
的经济资本在整个过程中究竟会发挥怎样的作用。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有相当高的教育期望(刘保
中等, 2014 ;吴愈晓、黄超, 2016 )。基于这种期望,一个合理的假设是,
家庭的教育支出受家庭收入影响较大,而受入学花费的影响较小。这
是因为,家庭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教育投入的增加,进而能使子女接受更
好的教育。一旦由于入学花费的增加而使子女辍学,子女向上流动就
会变得较为困难。因此,尽管“撤点并校”确实增加了子女入学带给家
庭的经济负担,但家庭对于入学花费的增加敏感性较弱(杨东平、王帅,
2013 )。笔者在田野中观察到,在学校被“撤并”后,家庭一般选择主动
进行经济投入。
总之,由于家庭对收入增加和花费增加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弹性,
我们有理由认为,“撤点并校”虽然在客观上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但
在子女的入学机会的获得上,家庭经济资本并不会带来更大的分化,因
此提出“经济资本变迁假设”:
假设 5犫 :在“撤点并校”政策执行后,家庭经济资本对子女受教育
机会的影响与政策执行前相比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3. 政治资本在“撤点并校”前后的作用
按照前述对于政治资本的解释框架,拥有政治资本的家庭可以通
过制度给予的资源分配的倾斜(周雪光, 2015 ),或是通过自身“谋利化”
· 1 4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