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5 - 《社会》2017年第1期
P. 185

社会· 2017 · 1

   生活之道。这表明宗教的价值合理性代表了共同体的伦理理性化,信
   仰共同体要求工具理性促进生活方式的理性化,宗教多样性是建立在
   确保主导宗教的价值权威的基础上。就此而言,市场论者承认美国的
   情况跟伊斯兰教作为国教的阿拉伯世界类似,即都是在维护宗教主导
   性前提下的内部分派和群众动员( 犛狋犪狉犽犪狀犱犉犻狀犽犲 , 2000 : 249 )。这反
   映了基督教价值理性的基本结构特点,依靠内部的多样化竞争维护宗
   教价值理性的主导地位。强调教义对组织运作有巨大的决定作用,而
   非仅仅通过强调教义的神学背景,更多地通过宗教团体人际间的关系
   网络(比如依恋程度)凸显它与周围环境的张力。对于诸神之争的解
   答,市场论秉持教义决定组织的观点, 15 意味着教派组织的竞争为宗教
   的严格性和排他性提供了神学上和现实中的双重动力,排他性保障了
   宗教回报依据宗教在价值理性方面树立的权威,因此,排他性宗教及其
   教派与周围文化和宗教教派同时存在更大的张力,从而提高一神教教
   派内部的依赖程度和委身度,并在多元宗教市场中获胜。这也许能够
   解释为何宗教市场论坚持排他性宗教的主导性并刻意保持与世俗环境
   的张力的用意。市场论者强调,“我们的真正观点是其他相同条件下,
   这些组织工作地更努力就会更成功。而且至少原则上努力工作的结果
   跟神学不相关”( 犛狋犪狉犽犪狀犱犉犻狀犽犲 , 2000 : 258 )。市场论者用组织是否努
   力工作来区别排他性宗教,认为非排他性宗教之所以不会成功是因为
   他们缺乏这种张力和一个活跃的超自然观念。这种因果关系将排他性
   宗教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张力描述为宗教竞争的动力机制。
       其次,基督教价值理性的特点在于神圣与世俗的二分法及其张力。
   站在这种价值理性的立场上,排他性作为首要张力为多元现代性设置
   了基督教的门槛:未来理性的人不会选择无神的宗教(斯达克、芬克,
   2004 : 182 ),因为它们不能提供神迹、诫命、祈祷意义和死后救赎,超自
   然的神遵从严格的定义(斯达克、芬克, 2004 : 322 ),很大程度上宗教教
   派和教义越超自然、越保守,那些追求神圣性的教士才会越努力促进宗
   教增长,而因这种张力形成的宗教市场区位(斯达克、芬克, 2004 : 195-

   15. 伯格对中世纪天主教衰落的原因总结正如李猛( 1999 )所说,是“传统的教会宗教整合的
   模式,即在程序技术与价值理性之间建立一种一对一的支配性关系”。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这
   种程序技术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关系并非单向的,由此建立的张力并未导致宗教失去其对社会
   的价值指导,市场论由此带出二者之间更为复杂的沟通机制。

    · 1 7 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