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97
社会· 2016 · 4
构多元回归模型,一方面看在引入控制变量后上述性别差异是否依然
显著存在,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学术社会网络的性别差异是否是导致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即学术社会网络对学术产出性别差
异的中介作用。 15
我们以嵌套模型的方式建立了三个负二项回归模型(表 3 )。其
中,模型 1 作为基准模型,单独估计性别的产出效应。模型 2 在模型 1
的基础上引入年龄、婚育、教育水平、留学经历、职称和单位级别 6 个控
制变量。模型 3 在模型 2 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本文重点关注的网络变
量———“网络规模”、“与科研院所的纽带关系”、“与国际学术圈的纽带
关系”、“与企 业 的 纽 带 关 系”和 “与政 府 的 纽 带 关 系”。参 照 谢 宇 等
( 犡犻犲犪狀犱犛犺犪狌犿犪狀 , 1998 )的检验方法,本文一方面通过对嵌套模型卡
方值之差的检验(完全模型与简化模型的卡方值之差符合以新引入变
量数为自由度的卡方分布),看新引入的变量(组)对学术产出是否有显
著的解释力;另一方面,观察在引入 “中介变量”(学术社会网络)后,学
术产出的性别差异是否显著降低。分析结果显示:
模型 2 与模型 1 的卡方值之差以及模型 3 与模型 2 的卡方值之
差,均通过了 < 0.001 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新引入的控制变量组和学
狆
术社会网络变量组总体上对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产出量均有显著的解释力。
在模型 1 中,性别的回归系数为 0.308 ,且非常显著( <0.001 )。
狆
当加入控制变量后,模型 2 的性别系数由原来的 0.308 下降至 0.193 ,
但依然显著( < 0.01 )。这一方面说明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产出的性别差异与
狆
控制变量有关,另一方面则说明对于具有相同年龄、婚育、教育水平、职
称和单位级别的高校科研人员而言,男性的平均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产出仍显
著高于女性。
随着本文核心解释因素———网络变量的引入(模型 3 ),性别回归
系数由模型 2 的 0.193 进一步下降至 0.132 ,显著度也由原来的比较
显著变为一般显著( < 0.05 )。这意味着,学术社会网络的确可以在一
狆
15. 谢宇等( 犡犻犲犪狀犱犛犺犪狌犿犪狀 , 1998 )指出, 犣 变量对学术产出的性别差异存在中介作用必须
同时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 犣 从一个方向影响了学术产出,二是 犣 又从相反的方向受到性
别变量的影响。这两个前提条件在前文已经进行了初步检验。
· 9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