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95
社会· 2016 · 4
模型做逐步回归,通过比较嵌套模型( 狀犲狊狋犲犱犿狅犱犲犾 )中模型的卡方统计
值和性别变量的回归系数的变化,以检验学术社会网络的性别差异是
否为造成科研产出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即假设 2 、 3 、 4 、 5 、 6 。
第三步是调节效应检验,分性别建构论文产出的负二项回归模型,
通过相关的统计检验程序,检验学术社会网络对科研产出的影响是否
因性别而异,即假设 7 。
四、实证分析
(一)学术产出与学术社会网络的性别差异
表 2 报告了“学术产出”(论文)和“学术社会网络”(讨论网)这两个
核心变量的统计描述及二者间的相关系数。其中,表格第 2 列和第 3
列分别计算了男性和女性样本中变量的均值(及标准差),第 4 列是对
变量均值性别差异的方差检验,第 5 列计算了讨论网与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量
的 犘犲犪狉狊狅狀 相关系数及检验结果。统计结果显示:
首先,女性高校科研人员的“非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产出与男性同行相比
并无显著差异,但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产出显著少于男性。女性近三年内的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产出量为人均 4.1 篇,仅为男性(人均 5.7 篇)的 71.9% 。
这与以往的大多数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在目前中国的学术劳动力
市场中,女性的学术生产力仍明显落后于男性同行。值得注意的是,在
“非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一般意味着相对低质量的学术成果———产出方
面,男女间并无显著差异,说明学术产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质量成果
方面。因此,后文对“非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指标不再做专门讨论,而集中分
析 犛犆犐 / 犈犐 论文的性别差异问题。
其次,女性高校科研人员的学术社会网络在规模和结构上均明显
差于男性。例如,男性的讨论网规模超过 11 人,女性却不足 9 人,意味
着女性可动员的网络资源数量可能不如男性。在网络构成方面,一方
面,男性与科研院所和国际学术圈的纽带关系都显著多于女性,意味着
男性在学术共同体内部有更活跃的互动与交流,因此,更易于接触到多
元化的学术信息;另一方面,男性与企业和政府的纽带关系也显著高于
女性,表明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跨行业和跨部门合作关系,因此,可能
更有机会获取稀缺的科研资源。但与上述结果不一致的是,“与大学的
纽带关系”变量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样本本身来自高
· 8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