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社会》2016年第4期
P. 128

在理念与现实之间


   体制化的效果可降低主体对致倦怠因素的敏感度,这主要体现在法治
   理念相对较弱的群体中。具体来看,因为低法治理念—低非法治化工
   作实践的个体(图 2 左上,对应图 1 象限 Ⅲ )属于认知失调状态,所以在
   趋势上对应高倦怠。也就是说,虽然从实践层面来看体制运作与法治
   原则还存在较大距离,但当前的实际状况已经令法治理念水平较低的
   个体表现出不适应。不过随着工作实践非法治化水平的增加,倦怠感
   明显降低。可以看到,低法治理念—高非法治化工作实践(图 2 右下,
   对应图 1 象限 Ⅳ )的个体属于体制化程度最高的类型,认知处于协调状
   态,倦怠感处于最低水平。
       另一方面,较强的法治理念水平会对体制化力量产生一定的“阻
   抗”,但代价是个体不得不承受认知失调的困扰。因此可以看到,高法
   治理念—高非法治化工作实践的群体(图 2 右上,对应图 1 象限 Ⅰ ),其
   职业倦怠程度相对较高。假设 3 成立。不过从趋势上来看,高法治理
   念—低非法治化工作实践的群体(图 2 左下,对应图 1 象限 Ⅱ ),其认知
   仍然处于协调状态,倦怠感则相对较低。




















              图 2 :法治理念与工作实践非法治化状况的交互效应图
       3. 工作实践非法治化状况与对法治建设信心的交互效应
       纳入工作实践非法治化状况和对法治建设信心的交互项之后,主
   效应系数保持显著,交互项系数为负( -0.221 ),统计上显著。结合交
   互效应图(见图 3 )可以看到,面对实际工作中大量的非法治化状况,对
   法治建设不抱希望的主体,正是职业倦怠最强的类型(图 3 左上)。这



                                                          · 1 2 1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