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社会》2016年第1期
P. 225
生命历程视角的城市居民二套房获得
随时间推 移 而 扩 大,从 而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导 致 生 命 历 程 的 轨 迹 差 异
( 犗 ’ 犚犪狀犱 , 2002 )。在作用机制上,优势累积通过提高进入优势机会的
概率实现,劣势累积则往往带有路径依赖的含义( 犗 ’ 犚犪狀犱 , 2006 )。如
果结果变量的增长因某种地位因素而发生改变,那这些地位不平等的
增长就将在生命历程的多个阶段持续存在,其结果是不平等随时间的
推移而增长( 犇犻犘狉犲狋犲犪狀犱犈犻狉犻犮犺 , 2006 )。
本文根据 2010 年广州千户问卷调查的数据,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
将制度变迁和个体生命联系起来,揭示住房市场化背景下宏观的社会制
度与微观的个体能动性对二套房获得的影响,从而深化对住房分层的
研究。
二、理论命题和研究假设
(一)世代机遇与二套房获得
城市住房市场化改革作为整体市场经济改革的一部分,采用渐进
性方法在福利住房体系中引入市场机制( 犠犪狀 犵犪狀犱犕狌狉犻犲 , 1996 ),在改
革中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 度”的措 施,对 1998 年 7 月 前入职
的职工实行住房实物分配,对此后入职的职工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
由于各个世代所经历 的 房改 阶段 不 同,或 者在 房改售 房结束 时所处
的职业发展阶段不同,所以获得二套房的机遇也存在差异。此外,住
房市场化改革启动后,城市住房价格持续上涨,影响了不同世代进入
市场购房的难易程度。在房改结束时处于职业衰退期的世代尽管能
获得房改售房,或在价格较低时从市场购买首套住房,但限于当时的
工资水平和按揭贷款的年龄限制,他们在二套房获得上不具有优势。
在房改结束时处于职 业 成长 期的 世 代不 仅可 以获 得房 改售房,还能
利用房价较低的有利时机购买第二套房。对于在房改结束时还未进
入职场的人来说,除家庭支持购买首套房外,在二套房获得上没有优
势。因此,笔者提出“世代 机 遇命 题”:在住 房市场 化改 革过程中,不
同世代所处的职业发 展 阶段 和住 房 市场 环境 不同,面临迥异 的世代
机遇,从而形成代际住房差异。
假设 1.1 :房改结束时处于职业成长期的世代在二套房获得上具
有优势。
假设 1.2 :房改结束时处于职业衰退期的世代在二套房获得上处
· 2 1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