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8 - 《社会》2016年第1期
P. 228

社会· 2016 · 1

   信息和市场发展趋势有更深了解,在二套房获得上也更具优势。为此,
   笔者提出“精英优势命题”:市场化改革使以原体制内管理精英,以及个
   体和私营企业家为主的经济精英阶层得以形成,他们在二套房获得上
   更具有优势。
       假设 3.1 :在二套房获得上,体制内外单位职工的差距不明显,体
   制外单位职工更具有优势。
       假设 3.2 :在二套房获得上,经济精英阶层优势明显,经济管理精
   英比专业精英更有优势。
       假设 3.3 :在二套房获得上,专业精英比行政管理精英更有优势。
       (四)家庭禀赋与二套房获得
       住房市场化改革实现了住房的商品化和货币化,住房获得的明显
   变化是“位置能力”逐渐减弱,“市场能力”作用增强(李斌, 2004 )。住房
   获得主要凭借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能力,以及在住房市场上的融资能力
   (王宁、张杨波, 2008 )。住房实物分配结束后,单位通过发放住房补贴、
   缴纳住房公积金等货币福利手段继续为职工提供制度性融资支持。住
   房公积金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运作,是社会保险参加者的应享权
   利和利益返还(朱亚鹏, 2007犫 ),公积金的“低贷低存”原则和“低息和免
   税”等优惠措施使公积金成为高收入者的福利手段(陈杰, 2009 ),更有
   利于高收入阶层购买两套以上的住房。因此,享受住房货币福利的居
   民,在住房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经济学家认为,购买住房是在充满竞争的住房市场的投资决定,受
   收入、住房价格和财富的影响( 犎犲狀犱犲狉狊狅狀犪狀犱犐狅犪狀狀犻犱犲狊 , 1987 ; 犈狉犿犻狊犮犺
   犪狀犱犛犪犾狏狅 , 1996 )。一项针对美国的研究发现,拥有高质量产权住房的
   家庭都是高收入阶层,收入越高、收入增长速度越快的居民,在其生命
   周期的早期阶段就越能达到住房梯度的顶端,部分低收入家庭则会长
   期停留在租赁低租金住房阶段( 犆犾犪狉犽 , 犲狋犪犾. , 2003 )。因此,家庭成员
   在体制内市场及体制外市场获得资源的机会影响居民的二套房获得
   (蔡禾、黄建宏, 2013 )。在中国,购房是家庭行为,家庭经济能力对获得
   二套房具有显著影响。一些购房者没有能力支付首期房款,或者不能
   从制度性融资渠道获得支持,这些原因使家庭社会网络提供的住房融
   资支持日益重要(王宁、张杨波, 2008 )。得到家庭支持的个体,在住房
   财富累积上处于更高的起点,更容易获得二套房。因此,笔者提出“家

    · 2 2 0 ·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