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社会》2015年第6期
P. 13

社会· 2015 · 6

   “会通性”( 犮狅狀狏犲狉 犵 犲狀犮犲 ):“《结构》分析的是理论发展的一种会通过程,
   这种发 展 构 成 了 关 于 社 会 现 象 的 科 学 分 析 中 的 一 场 主 要 革 命 ”
   ( 犘犪狉狊狅狀狊 , 1968 : 狓狏犻 ;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在《结构》出版 30 年后推出
   的平装本“导言”中,帕森斯再次强调:“本书的主要论题是:马歇尔、
   帕累托、涂尔干和韦伯的著作———以复杂的方式与其他许多人的著作
   相关联———代表的不是简单的关于人类社会的四组特殊的观察资料和
   理论,而是理论思维结构中的一场主要运动”( 犘犪狉狊狅狀狊 , 1968 : 狏犻犻犻 ;着
   重号为引者所加)。 10 所以,第三,对这种单数的“社会理论”的揭示和描
   述需要借助对几位“欧洲著作家”的著作的细致和系统的分析,因为在
   他们的著 作 中 呈 现 出 了 “某 种 系 统 的 理 论 推 理 的 单 一 体”( 犘犪狉狊狅狀狊 ,
   1968 : 狓狓犻 );“导论”对此说得更加明白:“本研究的核心旨趣在于一种特
   殊的连贯理论体系的发展”( 犘犪狉狊狅狀狊 , 1968 : 12 )。
       另外,还需指出的是:在经验或实质理论的意义上,帕森斯称这种
   单一的理论体系为“行动理论”(社会行动理论、人的行动理论),或者用
   《结构》中 特 别 强 调 的 一 种 表 达:“意 志 论 的 行 动 理 论”( 狏狅犾狌狀狋犪狉犻狊狋犻犮
  狋犺犲狅狉 狔狅犳犪犮狋犻狅狀 );这是全书力图论证的那种从欧洲的行动理论传统中
   发展出来的“社会理论”,对这种理论体系的产生过程的考察因此成为
   该书的一个主要目的;另一方面,帕森斯想要通过对相关著述的细致分
   析,呈现出社会行动的“结构性方面”,或行动理论体系(“行动参照框
   架”)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因此之故,该书以“社会行动的结构”为其
   标题( 犘犪狉狊狅狀狊 , 1968 : 39 )。
       基于此,我们再来看帕森斯对该书定位问题的肯定和否定的说法。
   一是否定该书是通常意义上的“二手研究”或史论著作,例如“导论”在
   强调“这项研究应当是关于近期社会思想史中的一个特殊问题的专题
   研究,是对已被称之为‘意志论的行动理论’的理论体系的兴起的研究”


   10. 帕森斯在论及这种“会通”的理论发展过程时,甚至赋予其某种神秘色彩,例如他指出,这
   四位几乎可算是同时代人———马歇尔与帕累托虽然出生于 1840 年代,但他们的主要著作是
   在 1890 年之后出版的———却又互不影响(帕森斯认为马歇尔对帕累托的有限影响对于该书
   论及的那些重要方面是无关紧要的)的欧洲著作家,却发展出“一套共同的观念”,此即他所谓
   的“理论体系之逻辑的内在 发展”( 犘犪狉狊狅狀狊 , 1968 : 14 ;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帕森斯提出的
   “会通命题”或“会通论证”是《结构》全书论证成败的关键,也是他在后《结构》时期推进其理论
   化的一种主要策略。对此观念的一种有益的理解和解释,可参见 犠犲犪狉狀犲 , 1989 : 76犳犳 ; 2013 。



    · 6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