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84

清教文化的性别形而上学:对萨勒姆审巫案的诠释性解释


   文试图通过仔细关注意义来揭示萨勒姆审巫案中得到激活并呈现出来
   的、导致暴行并将其合理化的高压与强力来展开分析。然而,因为促成
   了这篇论文的研究又隶属于一个更大的对发生在帝国边缘的转型事件
   的研究,我也将解释文化社会学如何在“事件”的形式中揭示偶然性。
       小威廉·休厄尔( 犑狉.犠犻犾犾犻犪犿犛犲狑犲犾犾 )在最初发表于 1996 年的文
   章中,将历史事件定义为“( 1 )是偶然事件纵横交错的结果,( 2 )被当时
   的人认为重要,由此( 3 )导致了持久的结构转型”( 犛犲狑犲犾犾 , 2005 : 228 )。
   休厄尔的这一定义形成于对法国大革命中攻占巴士底狱的研究。他指
   出,巴士底狱被当时的人诠释( 犻狀狋犲狉 狆 狉犲狋犲犱 )为一种人民或民主主权的
   表达,通过这样的诠释,该事件成为我们称之为“法国大革命”的社会结
   构大规模持久转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休厄尔采用了马歇尔·萨林斯
   ( 犕犪狉狊犺犪犾犾犛犪犺犾犻狀狊 )的观点,认为事件是“脱位( 犱犻狊犾狅犮犪狋犻狅狀狊 )和对结构的
   转型重叙( 狋狉犪狀狊犳狅狉犿犪狋犻狏犲狉犲犪狉狋犻犮狌犾犪狋犻狅狀狊 )”( 犛犲狑犲犾犾 , 2005 : 245 )。攻占
   巴士底狱就是一个例证,它是对国家权力的反抗(尤其是搜寻军事装
   备),由于国家财政危机而进一步恶化,并同主权合法化的话语转变交
   汇,为当时正在发生的事件创造出一个新的框架———民主革命。由于
   将人民主权的概念与“非此即是反抗”联系起来,巴士底狱“发明了革
   命”;这是一串事件上的第一个事件,被孚雷( 犉狉犪狀犮狅犻狊犉狌狉犲狋 )称作“法
   国大革命的主要奥秘:民主的起源”( 犉狌狉犲狋 , 1997 : 204 )。
       这即是诠释性文化社会学研究偶然性的进路———将其作为“事件
   时序性”( 犲狏犲狀狋犳狌犾狋犲犿 狆 狅狉犪犾犻狋 狔 犛犲狑犲犾犾 , 2005 )和社会多维结构的关系
                              )(
   的问题。换言之,事件提供了一种以较少的抽象和循环论证来检验能
   动者和结构之间关系的方式。这项包含了萨勒姆审巫案的比较研究,
   发展出一种更为一般化的理论来解释处于危机和转型中的行动和行动
   者。该理论聚焦于各种危机,这些危机即行动流,发生于权力的多维空
   间中,但又通过一个结晶化的诠释过程确立了自己的存在。如此,普遍
   意义上秩序和权威的瓦解就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和聚焦。
       但下文并没有讨论萨勒姆审巫案的“事件性”及其同马萨诸塞州和
   大不列颠北美帝国更广泛的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而是试图用深度诠
   释学来分析清教文化中性和性别上的裂痕( 犳犻狊狊狌狉犲 ),来解释萨勒姆审
   巫案何以、何时及如何发生。在这层意义上,该努力可视为一项关于结
   构和复杂性以及社会力量如何预示( 犻狀犳狅狉犿 )和影响一个“事件”之发生

                                                           · 7 7 ·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