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4 - 《社会》2015年第4期
P. 154
“乡土”与超越“乡土”:费孝通与雷德斐尔德的文明社会研究
背后共同的社会与文化基础,是贯穿在江村、禄村、易村、玉村等不同类
型的社会之上的共同的社会逻辑。也就是说,虽然都是在处理复杂与
文明社会内乡村社区差异性与多样性的问题,也受到了对方的激励与
影响,但两人的观点与方法仍然有所不同:费孝通是在寻找一个有关中
国社会与文化的共同特质,雷德斐尔德则试图建立一个人类的普遍性
模式。
费孝通的第二项工作———有关城乡关系研究更是直接来源于雷德
斐尔德的推动。 20 世纪 80 年代,费孝通( 1999犮 : 36 )再一次追溯当年
与雷德斐尔德一家交往所受到的启示。
我在美国从事编译时经常接触社会人类学教授雷德斐尔
德的一家人。他是芝加哥社会学派奠基人罗伯特·派克的女
婿,也是接班人。他和我不谋而合,也主张微型分析,但是他
后来也感到研究一个文化较高的农民社区,应当注意到这个
社区在经济上和意识形态上与城镇的联系。这就对我过去的
方法指出了不足之处。对中国农村的调查不能限于农村,因
为在经济上它是城乡网络的基础,离开了上层的结构就不容
易看清它的面貌。在意识形态上,更受到经济文化中心洗练
过用来维持一定时期的整个中国社会的观念体系的控制。这
里存在着一个立体的上下关系、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但
是,怎样在微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当时我
并没有真正解决。
不过,上述表述似乎也未必确切,因为事实上在《江村经济》一书
中,费孝通就不再将中国农村视为一个如传统部落社会一样的自给自
足、静态的封闭体系,而是将其视为一个更大社会体系中的一环。只
是,当时的费孝通更多是将视角放在村落的经济方面:在江村,不仅许
多的消费品来自于村落外社会的供给,村民自身生产的产品也需要拿
到村落之外进行交换,事实上,由于人多地少,村民需要有家庭手工业
才能维持生计,其中蚕桑业收入已成为农户家庭最重要的收入,而收入
的多寡又系于此时国际生丝的价格———他们事实上已是世界经济体系
中的一员。在这一过程中,集镇成了村落社会与外界社会交换的重要
节点。通过集镇,基于江南地区特有的水上交通,村落与村落之外更广
阔的社会连接在一起。事实上,云南三村中,除了禄村显示出农业上的
· 1 4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