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社会》2014年第6期
P. 89
社会· 2014 · 6
或实际控制权。不过两者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本文提出
的行政发包制更强调层层属地发包(纵向的块块关系),而周
雪光更强调纵向条线下的发包(如中间政府不是中间整体的
转包方);本文更强调行政、预算、内控和人员激励的协同关
系,而周雪光更强调控制权的分配组合;本文强调实际和剩余
控制权的分配,但也强调剩余索取权的分配,周雪光则更强调
前者。当然,两种分析框架并非相互替代,其实更多是互补的
两种视角,究竟哪一种视角更合适取决于我们所要解释和能
够解释的具体现象与问题。
不难看出,双方都认为行政发包制是一种独特的国家治理体制,争
论只在于应该从哪些维度来界定该体制与其他体制的差别。在这个问
题上,他们对两种理论的差异有不同的解读,但也有交集,那就是都承
认:周黎安对治理体制的划分是立足于“行政、预算、内控和人员激励的
协同关系”,而周雪光的划分则是立足于“委托方、管理者和代理方三者
之间权威关系和控制权(的)分配”。这个交集正好道出了两种理论的
一个重大差别。这个差别如果用本文的“政治市场想象”来衡量,可以
说,周黎安着眼于国家的市场性,周雪光则着眼于国家的政治性。
双方对差异有共同的认知,但对造成差异的原因和可能引起的后
果则有不同的看法。在周雪光看来,理论上的“修正和扩展”是造成差
异的原因,由此可推,在解释范围上也存在大小之别;而周黎安则认为,
双方的差异来源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即周黎安关注的是“层层属地发
包”,周雪光关注的是“纵向条线下的发包”。因此,两种理论在功能上
是互补的,只要谨守各自的适用范围不越界,就不会犯错误。
本文认为,确如周黎安所言,双方理论模型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
由研究对象的不同造成的。周雪光理论的经验原型是由一个省、市、县三
级环保部门构成的“纵向条线”系统。显然,在一个纵向分布的政治系统
中,基于权力而来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更加显著,因而很容易理解为何
周雪光从控制权的角度去建构他的理论模型。相反,在周黎安重点关注的
“层层属地发包”现象中,纵向控制的关系相对较弱,而政府部门之间博弈
和交易的特征更明显,因此他更关注预算、激励、效率等问题。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如前所述,周黎安对权力问题的忽视是
有学科背景的,是系统性的。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说,在中国的治理体
· 8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