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社会》2014年第4期
P. 81

社会· 2014 · 4

   项数据显示,老一代农民工( 1980 年前)的每份工作平均持续 4.2 年,
   而新生代农民工只有 1.5 年,这种“短工化”就业趋势在不断加强(清华
   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 2013 )。这不仅导致农民工的新型社会资本难以
   培育或易于流失,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担心这种投资可能是无用的,
   还导致农民工投资社会资本的动机更加薄弱。
       最后,社会交往的同质性原则( 犕犮犘犺犲狉狊狅狀 , 犲狋犪犾. , 2001 )也决定了
   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处于不利地位。在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会选择与自
   己经济社会地位比较相似的人交往。与城市职工相比,农民工初始社
   会地位低,会被排斥在城市居民的交往对象之外,异质性关系网络难以
   形成,取而代之的是,农民工选择以同乡和工友构成的同质性的“同乡
   聚集”的关系网络。虽然同质性关系网络也有共渡难关的功能(张春泥、
   谢宇, 2013 ),但与城乡居民互动网络相比,其资源重复且含金量低(叶静怡、
   周晔馨, 2010 ),也可能会限制农民工的自由与进一步发展( 犘狅狉狋犲狊 , 1995 )。
       从根本上讲,城乡户籍壁垒造成了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更加欠缺,这
   导致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关系断裂,农民工孤立于城市劳动力市场,也
   导致了他们频繁流动于不同区域之间。这种“先天不足、后天匮乏”的
   困境使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及其投资动员意愿都更可能低于城市职
   工,其发挥的功效也更加有限。结合前文所述的社会资本影响收入水
   平的两条路径,我们不难知道,社会资本影响不同户籍群体的收入差距
   同样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可供农民工选择的职业、行业更加有限,难
   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第二,在同职同行中可供选择的雇主更少,缺
   乏讨价还价的机会,只能得到相对较低的工资收入。因此提出:
       假设 1 :农民工与城市职工的社会资本存量有显著差异,城市职工
   要优于农民工。
       假设 2 :社会资本的直接收入效应是导致城市职工和农民工职业
   内部工资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
       假设 3 :社会资本的职业获得效应是导致城市职工和农民工职业
   选择差异,并间接导致了工资收入差异。
       三、分析策略与数据来源

       (一) 犅狉狅狑狀 分解及在本文的应用

       为了逐步检验上述三个假设,本文使用的实证方法包括 犜 检验、

    · 7 4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