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社会》2014年第4期
P. 78

社会资本与不平等的再生产


   特征决定论和职业岗位决定论( 犌狉犪狀狅狏犲狋狋犲狉 , 1981 )。个体特征决定论
   坚持个人主义视角,从劳动力供给方出发,认为一些人对个体资源禀赋
   投入较多,劳动生产率较高,在劳动力市场中有较高的竞争力,因而收
   入水平就会高于那些对个体资源禀赋投入较低的人。这种个体资源禀
   赋差异决定收入差异的典型代表就是人力资本解释。另一方面,职业
   岗位决定论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认为现实的劳动力市场并非理想模
   型中的完全竞争状态,而是被分割为主要的和次要的劳动力市场,在不
   同的市场中遵循着不同的收入分配模式。劳动者的收入也并不完全依
   赖劳动者的生产效率,还会根据他们的职业岗位而定。处于优势地位
   结构的内部成员通过设置职业准入门槛维护自身利益,但这些岗位的
   从业人员虽然收入较高,却不一定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比如,与竞争
   行业相比,垄断行业中的办事员拥有更高的薪酬和社会福利。由上述
   论述可知,个人主义和结构主义是考察收入不平等的两种范式,前者从
   供给方出发,强调生产能力差异所造成的不平等;后者更加强调不平等
   如何被再生产,认为结构约束导致了收入差异,而非生产效率。
       个体特征决定论和职业岗位决定论是两种理想类型,在现实劳动
   力市场中会共同影响收入。比如,人力资本或社会资本高的劳动者更
   可能进入到高收入的职业及行业中,缺乏这些禀赋的人则只能留在次
   级劳动力市场或收入较低的职业中。后来的研究更注重分解这两种机
   制的共同影响,而群体间工资收入的均值差异又如何分解?可以这样
   简要概括,由于个体资源禀赋在不同群体间的分布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为合理可解释的,其余的则是不合理成分。经济学认为,由于不同群体
   的个体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投资状况不同,造成的劳动价格差异也属
   于合理的。因为偏好投资人力资本的社会行动者会拥有更高的劳动生
   产及资源配置效率,理应获得更高的回报,而那些非个体资源禀赋所造
   成的价格差异则是由于歧视等因素造成。依据这个研究思路, 2000 年
   以来,涌现出大量关于中国农民工与城市职工收入差距的经验研究,度
   量和比较了人力资本、职业分割和其他不可观察的市场歧视各自的影
                      ,
   响( 犕犲狀 犵犪狀犱犣犺犪狀 犵 2001 ; 犕犪狌狉犲狉犉犪狕犻狅犪狀犱犇犻狀犺 , 2004 ; 犇犲犿狌狉 犵 犲狉 ,
   犲狋犪犾. , 2009 ;王美艳, 2003 ;王美艳, 2005 ;邓曲恒, 2007 ;邢春冰, 2008 ;
   田丰, 2010 ;李骏、顾燕峰, 2011 )。



                                                           · 7 1 ·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