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社会》2014年第2期
P. 72

“反精神医学”的谱系:精神卫生公共性的历史及其启示


                                                 ,
   生活变化的根本力量,并将引发政治变革”( 犐狀 犵 犾犲犫 狔1981 : 9 )的观点日
   益深入人心。在精神卫生服务领域,不仅有许多精神医疗机构内部的
   从业人员,还有劳工、学生、社会活动家等都参与到了这场否定传统精
   神医疗的运动之中,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氛围,甚至“反精神医
   学”运动还被赋予了摆脱传统政治的某种社会力量的象征意味而受到
   人们广泛的重视,并日益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与此同时,障碍者维权运动的影响也迅速波及社会福祉领域。在
   犯罪矫正、残障、老龄福利等实践领域中,从以往治疗监护为主的机构
   收容模式向机构之外的社区矫正、居家看护的模式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有关这一被称之为“去机构化”、“常态化”的潮流何以会发生并将如何
   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已然成为当时社会福利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然而,在社会福利史研究领域,围绕着这一问题却呈现出了两种鲜明对
   立的立场。一方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立场,认为社会福利的历史就是社
   会改良和平等化的历史,因此“去机构化”、“常态化”就是对过失者、弱
   势人群的“解放”以及权利保障( 犠狅犾犳犲狀狊犫犲狉 犵 犲狉 , 1981 );另一方基于“反
   福利主义”的立场,对社会福利以及福利国家展开批判,认为社会福利
   发展的本质不过是强化了国家的控制。随着各种社会问题均可被科学
   性的、合理性的加以处理的那一信念开始动摇,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
   识到,社会福利不能只停留在社会控制的功能上,而是需要体现出解放
   和增进个人自由的功能( 犕犻狊犺狉犪 , 1984 : 6-16 )。因此,在社会民主主
   义者的眼里,社区矫正、社区照顾等新的社会福利理念与实践恰恰体现
   了社会宽容和社会进步。而在类似于福柯( 1999 )所描绘的“全景敞视
   主义”( 犘犪狀狅 狆 狋犻犮狅狀 )之中,“去机构化”则或许不过是将社会进一步机构
   化、甚至监禁化的某种结果而已。总之,伴随着近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
   发展,围绕着“解放”还是“控制”的争论长久不息,已成为福利社会学的
   经典问题之一。
       (二)精神医学的危机
       然而,与此同时,传统精神医学与社会政治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得到
   了前所未有的强化。精神医学因其与神经学、脑科学之间的类似性而增
   强了医学认同,在貌似能够发挥纯粹医疗功能的期待中实现了进一步的
   扩张,由此,精神科在一般综合医院中被广泛地设立( 犉狉犲犻犱狊狅狀 , 2007 )。
   的确,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的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所谓精神疾病成

                                                           · 6 5 ·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