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社会》2014年第1期
P. 69

社会· 2014 · 1

   “社区”价值的重要性,社会运动领袖办起了“菜园村口述史”。从 2009
   年 2 月开始,他们邀请村民讲述自己在菜园村成长生活的故事,写成文
   章发表于“独立媒体网”,还在他们自制刊物的“广深港高铁石岗菜园村
   系列”栏目 刊 载 村 民 的 “菜 园 故 事”,有 些 甚 至 发 表 在 主 流 报 纸 上。 6
   2009 年 5 月,抗争者又办起了“菜园村导赏团”,定期邀请市民游览菜
   园村,由村民或社会运动领袖作为志愿者向他们介绍村民在菜园村的
   各种成长故事。通过“口述史”和“导赏团”,抗争者努力呈现村民在菜
   园村长久的生活经历,塑造菜园村作为亲密社区的来龙去脉及其不可
   替代的独特价值。在有限的几次街头抗争中,抗争者频繁使用 “争取
   到底誓保家园”、“因为不想家园被毁呀”和“保我家园”这样的标语凸显
   家园和社区情怀。
       对“社区”价值的强调实际是抗争者以往抗争经验的延续。菜园村
   抗争运动中的非村民抗争者大多是长期活跃于本土社会运动中的青年
   社会运动领袖和积极分子。在菜园村之前,他们曾发起并组织反对拆
   除湾仔老街喜帖街、香港老建筑天星码头和皇后码头的运动。在这些
   运动中,他们建构起一套“社区”论述,他们的行动被认为是回归后香港
                             ,
   人本土意识的形成和体现( 犐 狆2007 ; 犓狌 , 2012 ; 犛狅 , 2011 )。在以往运动
   中所形成的“社区”价值被抗争者延用到菜园村的抗争中,正如一位抗
   争领袖所言:
           在运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主打的牌是“社区”价值。“社
       区”价值是在以前的运动就有的,从反对喜帖街拆迁、到 06 和
       07 年的保卫天星、皇后码头运动,我们逐渐建立起了“社区”这
       一概念。以前大家一听说哪里要反拆迁,就会简单地认为反对
       的人肯定都是为了向政府要多一些赔偿啦,但我们告诉大家,
       不一定都是为了钱。你要拆除一个老街道,就是要彻底破坏围
       绕这个街道而发展出来的亲密社区。人们反对拆迁实际上是
       对“社区”价值,那种紧密人情关系的依恋,而不真的是为了钱。
       当我们刚开始进入菜园村的时候,我们就习惯性地沿用了这个
       价值。后来,我们也逐渐发现菜园村的特殊性。比如以前保护


   6. 如,黄静,“我的菜园村”,《明报》, 2009 年 4 月 24 日;朱凯迪,“土地可以是生活所依”,《明
   报》, 2009 年 5 月 24 日;朱凯迪,“半农半清洁工给财爷的建议”,《明报》, 2009 年 5 月 24 日;
   李俊妮,“温柔的尊严———菜园村长珍”,《明报》, 2009 年 6 月 7 日。

    · 6 2 ·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