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社会》2013年第3期
P. 145

社会· 2013 · 3

              网多次博弈模式”能够获得集体行动的持续性,从而导致制度和政策的
              改变,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参与者是特定的维权群体。而对于那
              些更具公共参与性质的、吸引了大量利益不相关的网民和机构参与的
              “网络焦点事件”,虽然它们可以快速集聚大量陌生网民的关注,但往往
              因为就事论事,随着事件的产生、发展、高潮和消退,焦点事件的组织动
              员也随之结束。这是由于互联网的社会网络往往是分散的弱关系,因
              此,互联网可能有助于动员较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但是,如何维持该行动
              则是一个挑战(黄荣贵, 2010 )。那么,究竟在何种情况下,基于互联网的
              线上关注和讨论能够转化为更广泛的利益不相关者的持续线下参与?
              现有的经验研究仍相对较为缺乏。
                  总的来说,在已有研究中,人际网络和互联网更多地被用来解释中
              国特定群体或者社区维权抗争,而对于更广泛的公共参与而言,人际网
              络很难单独解释吸引跨地域和社会群体的组织动员以及历时性的变化。
              互联网的兴起虽然可以部分解释这种新兴现象的组织动员机制,但现有
              研究较少呈现出是什么影响了虚拟社区的现实,如何将线上讨论转化为
              更广泛的利益不相关者的持续线下公共参与行动。并且,现有研究认
              为,互联网动员本身以公共舆论塑造为主的影响方式难以说明究竟是何
              种因素影响了线下公共参与的实际影响力。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以下
              问题:究竟是什么使得人们卷入到现实的公共参与网络之中?影响这种
              实际生活中的公共参与的现实行动力、持续性和影响力的因素是什么?
              基于这样两个问题,本文以广州市恩宁路改造为个案,试图发现当前中
              国公民公共参与行为的微观组织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三、恩宁路改造中的公共参与

                  恩宁路是一条具有浓厚西关特色的道路,是广州市最长、最完整的
              骑楼街,遍布了上百座历史文化建筑。从 2007 年起,在完全没有拆迁
              改造规划的情况下,广州市以“危破房连片综合改造项目”为名,启动了
              对恩宁路的动迁和拆迁。
                  最初,恩宁路居民通过信访表达自己的诉求,然而在信访中,居民们
              并没有什么力量来对政府施压。事情的转折点在于越来越多的媒体记
              者、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等非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先后卷入,从
              而将原初的居民抗议演化为一个声势浩大的公共事件,最后迫使政府放

              · 1 3 8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