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45
社会· 2013 · 2
的繁荣恰恰意味着理论的误入歧途;而且,他们认为,与那种静态描述
的类 型 学 相 比,尼 布 尔 的 工 作 代 表 了 正 确 的 理 论 方 向。 尼 布 尔
( 犖犻犲犫狌犺狉 , 1929 )将教派和教会视为一个连续统的两端,认为伴随着时
间的流逝,成员的代际更替以及信徒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会逐渐改变
教派自身的神学立场,通向教会化之路。由于引入了这种连续和动态
视野,“教派—教会理论” 2 被赋予了新的学术生命,以至于后续的许多
研究专注于考察教派变迁的过程与机制( 犑狅犺狀狊狅狀 , 1963 ; 犔狌 , 2006 ;卢云
峰, 2011 ),而不再热衷于堆积更多的教派类型。
我们可以把“教派—教会理论”所体现的研究方法称为“基于类型
学基础上的动态研究”,该方法不排斥类型学,而是在类型学的基础上
考察各种类型之间的关系与转化,继而达到揭示其隐秘的面相和把握
趋势的目的,相比之下,单纯的类型学研究显然无法达成这一任务。
本文试图运用“基于类型学基础上的动态研究”的分析视角,对中
国的一些宗教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一旦我们自觉地采用动态的
视角就会发现,中国的宗教并非静止的,而是变动不居的;信仰的流动
无处不在,这种流动既体现为神灵的流动、信徒的流动,也体现为宗教
组织的流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流动指的是从一种类型
向另一种类型的转化。其实,“宗教流动”也并不算新概念,国外学者及
台湾地区的学者林本炫( 2001 )都曾对此有过相关的论述。下文对信仰
流动的讨论只是为了进一步阐明研究视角的转换能提出新问题或者对
经典理论进行新的诠释,其用意在于强调研究视角的创新而非在于提
出一套宗教流动的理论。动态的视角既可以观照到曾经被忽略的细
节,也能够给宗教社会学及宗教人类学的诸多经典理论开辟新的发展
空间,同时也可以提醒我们多留意“灵”、“义”、“诚”等本土概念的社会
科学化。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将把目光转向宗教社会学领域之外,讨论
“基于类型学基础上的动态研究”对“过程—事件分析策略”的补充,以
期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和运用此种研究视角。
二、神灵的流动
汉人的民间信仰大体上针对的是以下三种超自然力量:神明、祖先
2. 关于“教派—教会”理论发展史的详细论述,参见斯塔克和芬克( 2004 )所著的《信仰的法
则》第六章。
· 3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