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42

从类型学到动态研究:兼论信仰的流动


               狊狋狌犱犻犲狊狋狅犱 狔 狀犪犿犻犮犪狀犪犾 狔 狊犻狊.犠犺犻犾犲狋犺犲犳狅狉犿犲狉犮犪狀狅狀犾 狔 狋犲犾犾狌狊狑犺犪狋狋犺犲狉犲犪犾犻狋 狔
               犻狊 , 狋犺犲犾犪狋狋犲狉犮犪狀狆 狉犲犱犻犮狋狋犺犲狋狉犲狀犱狊.犐狀狊狅犱狅犻狀 犵 , 犱 狔 狀犪犿犻犮狊狋狌犱 狔犮犪狀狊犺犲犱狀犲狑
               犾犻 犵 犺狋狅狀狊狅犿犲犮犾犪狊狊犻犮狋犺犲狅狉犻犲狊.
               犓犲 狔 狑狅狉犱狊 : 犿狅犫犻犾犻狋 狔狅犳犳犪犻狋犺 , 狋 狔狆 狅犾狅 犵 犻犮犪犾狊狋狌犱犻犲狊 , 犱 狔 狀犪犿犻犮犪狀犪犾 狔 狊犻狊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几十年来,关于华人宗教的类型学研究十分繁荣,各种概念层
              出不穷,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可以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由杨庆提出的
              “制度化宗教”( 犻狀狊狋犻狋狌狋犻狅狀犪犾狉犲犾犻 犵 犻狅狀 )和“混合宗教”( 犱犻犳犳狌狊犲犱狉犲犾犻 犵 犻狅狀 )。
              他( 犢犪狀 犵1961 )发现,与西方社会中制度化宗教占主导地位不同,混合
                     ,
              宗教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混合宗教缺乏系统的
              组织机构和专业的神职人员,但其神话、仪式和组织与世俗制度、俗存
              观念和社会结构密不可分。借助“混合宗教”概念,杨庆试图“将研究
              者的关注点从西方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宗教类型学,带回到中国宗教的
              现实之中”(魏乐博, 2010 : 43 )。受到杨庆的启发,社会人类学家弗里
              德曼( 犉狉犲犲犱犿犪狀 , 1974 )提出存在着一个“中华宗教”( 犆犺犻狀犲狊犲狉犲犾犻 犵 犻狅狀 ),
              该范畴是指汉人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神、鬼、祖先的崇拜以及与此崇拜相
              联系的神话、仪式和组织,大体上与人类学所说的“民间宗教”相当(参见
              王铭 铭, 1998 )。近 年 来,更 多 的 类 型 学 被 建 构 出 来,从 救 赎 团 体
              ( 狉犲犱犲犿 狆 狋犻狏犲 狊狅犮犻犲狋犻犲狊 )、社 区 宗 教 ( 犮狅犿犿狌狀犪犾狉犲犾犻 犵 犻狅狀 )、救 度 宗 教
              ( 狊犪犾狏犪狋犻狅狀犻狊狋狉犲犾犻 犵 犻狅狀 )、乡村宗教到宗法宗教、中华教、民俗宗教,等等。
                  笔者认为,首先,中国宗教类型学的繁荣与翻译的差异有关。一个
              英文概念往往有多个中文翻译,最典型的例子还是上文提到的“ 犱犻犳犳狌狊犲犱
             狉犲犾犻 犵 犻狅狀 ”。由于杨庆在《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书中用大量的篇幅来
              分析该概念,于是很多研究者对它非常重视,在翻译这一概念时也特别
              用心。尽管杨庆自己(刘创楚、杨庆, 1989 )把它译为“混合宗教”,
              但也有学者试图通过创新译名来挖掘其背后的学术意涵,由此使得对
              应于这一英文概念的中文词汇呈现出多样化的状况,如“普化宗教”、
              “ 弥散性宗教”、“散开性宗教”、“扩散性宗教”、“弥漫性宗教”等等。
                  其次,类型学的繁荣与具体的历史处境以及一些学者不同的社会
              关怀有关。同一个范畴,在不同时期往往有不同的称呼,中国传统的教

                                                                     · 3 5 ·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