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9 - 《社会》2013年第2期
P. 169
社会· 2013 · 2
个榔头啊,有这样大的榔头,在这里凿一个洞,人就在那里打,打了不就
陷一个窝子嘛,陷一个窝子就搞水浇,就挖这个土井水啊,就挑了往里
头浇”( 2006-05-11 , 犢犆犢 )。另一方面,花费如此之多的力气,播下种
子,却由不得人的意志和行动,“那要老天下雨了,那麦子就生上来了;
老天要是不下雨,它就生不上来”( 2006-05-07 , 犔犣犣 )。这与抗击洪
水、修建堤坝的情形不同,农民付出多一分,并不意味着战胜灾害的希
望就大一分。现代经济理性是利益最大化,小农经济理性是避免最坏
的可能(斯科特, 2001 )。而现在农民面临的格局却是:如果不付出,就
注定颗粒无收;但最大程度的付出,也可能无法避免最坏的可能。在集
体经济体制下,“搭便车”现象将这一经济理性的困境愈加放大了,村庄
的集体生产举步维艰。
干旱造成的苦难是延绵的,会持续多长时间,造成多大损失,往往
难以预测。这与来势凶猛和危害惨烈的其他灾害不同( 犇犪狀犱狅 , 1980 )。
旱灾持续的时间越长,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而等待的时间越
长,农民内心的焦躁不安也就愈烈。 5 旱灾之下的生产瘫痪和无所事事
为本应在秋种期间忙碌的农民提供了闲暇,而普遍存在的焦躁和不安
则成为谣言产生的温床:
当时就是有个反动标语嘛,一下子就轰动起来了,然后就
是区委书记亲自来抓。小孩们搞粉笔,当时他家生活比较困
难,吃了这一顿那一顿就没有了,比较困难。小孩们没得吃就
搞那个粉笔,在路上,小孩们,几岁小孩们,一二年级,在路上
写“打倒某某某”。就是出现这个问题,出现这个问题,一下就
轰动起来了。后头就村上就是大队,就向公社汇报,公社也接
着汇报,就向区里汇报。当时那个汤茂林呢,叫那个派出所也
没搞到什么名堂。小孩们,几岁小孩们,小儿童……起那就在
这蹲点。就是 1977 年冬天过来的,第二年 1978 年就是正式
蹲点了。( 2006-05-11 , 犣犅犜 )
在灾害当前的紧张时刻,出现这样一个恶作剧式的标语事件,使得
在当时大环境下趋于缓和的政治气氛重新紧张起来。村民之间的相互
5. 柯文( 1997 : 59-80 )在《历史三调》中就提到了旱灾给人们带来的情绪波动对义和团运动
起着推波助澜的影响。
· 1 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