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2 - 《社会》2013年第1期
P. 222

新管理主义时代香港社会福利领域 NGO 之发展


   强运作。其服务总监这样看待机构社会企业的发展:
           虽然社会企业折本,但是,社会企业分做两个部分的。人
       家问社会企业成不成功啊,我都讲,不成功,只有五六个自负
       盈亏。自负盈亏呢,就是可以出同事的粮,不成功呢,就是出
       不了同事的粮。其实,这些人士都是从庇护工厂出来的,接受
       犔犛犌 (整笔拨款)的补助的。用社会企业的概念来看,成不成
       功呢,可能是不成功的,因为出不了他们的人工。成不成功我
       们不在意,我们打开门,让他们走出社区,在这个意义上,已经
       成功了。成功失败,赚不赚钱,体验,经验,这是一个生命教
       育。( 犆犺犪狉犾犲狊 ,机构 犑 社会服务总监)
       其他运营社会企业项目的机构也面临与机构 犑 类似的挑战。机构
   犆 运作多个社会企业项目,其中部分面临严重赤字。机构 犐 运作的一
   个社会企业项目因不能自负盈亏,需要其他项目资助,被迫与组织的其
   他服务项目合并。对机构 犐 而言,未来是否继续运作社会企业取决于
   政府政策。
       鉴于香港大部分 犖犌犗 运营的社会企业项目皆为政府推动,并由政府
   补助启动资金,因而它们的出现与发展直接源于政府发起而非 犖犌犗 自身
   策略,因而它们的可持续性仍受到质疑。政府直接的财政支持,向社会企
   业的服务购买及税收优惠对于香港社会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从上述关于香港社会福利 犖犌犗 商业化及其对于组织形式改变的
   影响,可以看出,艾肯伯里与克鲁夫( 犈犻犽犲狀犫犲狉狉 狔犪狀犱犓狌犾狏犲狉 , 2004 )所
   总结的美国 犖犌犗 的市场化趋势在香港情境中也得到了证实,但美国情
   境中新兴捐助者对 犖犌犗 的影响在香港似乎尚不显著。这个结果某种
   程度上可能受到本研究选择案例的影响,因为本研究涉及的福利机构
   均为政府资助组织,而其他类型的组织有可能情况不同。商业化管理
   技巧作为香港福利领域 犖犌犗 市场化的一项特征,在艾肯伯里与克鲁夫
   的框架中没有明确讨论,可能是因为这种趋势已深植于美国文化之中,
   无需格外提及。从另一方面来看,近期对于以色列社会工作者的一项
   研究发现 ( 犅狅犲犺犿 , 犞犻 犵 狅犱犪犌犪犱狅狋 , 犪狀犱犛犲 犵 犲狏 , 2011 ),社会服务组织
   出现的越来越盛的商业化管理趋势与某些条件特别是创新文化密切相
   关。这项发现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政府、非政府及商业领域之间界限的
   日益模糊迫使福利领域 犖犌犗 做出改变,以应对其他领域的变化。社会

                                                          · 2 1 5 ·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