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
P. 54
搜集、信息保密等方面依然需要严格的纪律和组织管理。
“上海岁月”的经验表明,中共党组织的自我约束力和内部凝聚力是确保政党治理有
效性的关键。此外,“上海岁月”的中国共产党在应对复杂环境时展现了一定的制度创新
能力,特别是在组织构架、地下工作和信息管理方面的创新。新时代的政党治理可以从
“上海岁月”中汲取创新的智慧,将制度设计与灵活应对相结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和政治环境。
总的来说,中共中央的 “上海岁月”是党在艰难环境中进行治理实践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之源的关键组成部分。“上海岁月”的党建实践
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政党治理提供了制度依据,也为当前研究政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
材。通过回顾和研究 “上海岁月”的党建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治理国家
中的独特方式和长久影响力。
〔参考文献〕
〔 1〕贺东航. “政治势能”:中国共产党治理之道的内在图式 〔 J〕 . 行政论坛,2021,( 3)
〔 2〕本书编写组. 中国共产党简史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6.
〔 3〕陈兴林. 中国史纲 〔 M〕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8.
〔 4〕政治纪律决议案 〔 A〕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一九二一—
一九四九):第 4 册 〔 C〕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42 - 647.
〔 5〕刘魁.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研究 〔 M〕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206.
〔 6〕忻平,张仰亮. 合力与消解:中共中央长期驻于上海及最终迁离的动因 〔 J〕 . 史学集刊,2018,( 1) .
〔 7〕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 〔 A〕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档案文献选编 〔 C〕 .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41 - 42.
〔 8〕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广东历史:第 1 卷 ( 1921 - 1949)〔 M〕 . 北京:中共党史
出版社,2021:227.
〔 9〕福建省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组织 (游击区)〔 J〕 . 福建史志,2021,( 4) .
〔 10〕徐光寿. “三次跨越”与 “三个选择”陈独秀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探索 〔 M〕 . 上海:上海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2017:271.
〔 11〕王璜. “苏区精神”形成的历史考察———以土地革命时期苏区职业革命家为中心 〔 J〕 . 江苏第二
师范学院学报,2022,( 6) .
〔 12〕卢媛熠、高福进. 入党宣誓仪式的 “炼成”———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 〔 J〕 . 上
海党史与党建,2024,( 3) .
〔 13〕赵海全. 党章宣誓的渊源、机理与制度体系构筑 〔 J〕 . 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3,( 4) .
〔 14〕〔美〕大卫·科泽. 仪式、政治与权力 〔 M〕 . 王海洲,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5.
〔 15〕游国立. 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研究 〔 M〕 .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41 - 42.
〔 16〕张秋实. 瞿秋白与莫斯科 “俄罗斯解密档案”研究 〔 M〕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22:161.
〔 17〕于韬. 大革命时老苏区的俱乐部、夜校和识字班 〔 J〕 . 人民教育,1951,( 5) .
〔 18〕贺东航. 从 “上海岁月”到延安时期:中共党建策略的演变及其长远影响———一项历史政治学的
考察 〔 J〕 . 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 1) .
〔 19〕李交发. 中国法律史 〔 M〕 .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20:389.
【责任编辑:刘彦武】
2 ·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