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
P. 25
互为必要理论前提和有效实践工具,两者的发展过程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互动
关系。未来应在融合发展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
新与发展之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
〔参考文献〕
〔 1〕徐光木,江畅.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J〕 . 思想理论教
育,2019,( 2) .
〔 2〕刘学斌. 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的逻辑进程 〔 J〕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2022,( 4) .
〔 3〕〔 61〕孔繁轲.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运用与路径探析———以传统
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转化为例 〔 J〕 . 理论学刊,2018,( 6) .
〔 4〕李宗桂.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评价标准 〔 J〕 . 社会科学战线,2017,( 8) .
〔 5〕赵亚曦,刘晓婷.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媒体传播实践与挑战 〔 J〕 .
国学学刊,2022,( 3) .
〔 6〕张允熠,张弛. 从 “一个结合”到 “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叙事 〔 J〕 . 思想理论教
育,2021,( 9) .
〔 7〕杨金卫. “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和发展逻辑 〔 J〕 . 东岳论丛,2022,( 1) .
〔 8〕张传平. “两个相结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 J〕 . 南
京社会科学,2021,( 12) .
〔 9〕李庚香. 从一个 “相结合”到两个 “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性探析
〔 J〕 . 领导科学,2021,( 19) .
〔 10〕徐国民,王国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 J〕 . 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3,( 2) .
〔 11〕王一闳,周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明创新 〔 J〕 . 长白学刊,
2023,( 5) .
〔 12〕〔 14〕〔 36〕〔 50〕〔 59〕习近平.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 J〕 . 求是,2023,( 17) .
〔 13〕〔 49〕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18.
〔 15〕张飞岸,肖楚锋. 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内涵 〔 J〕 . 理论探讨,2022,
( 5) .
〔 16〕〔 32〕〔 55〕习近平.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 J〕 . 求是,
2022,( 14) .
〔 17〕习近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EB / OL〕 . ( 2013 - 12 - 31)〔 2014 -
12 - 31〕https:/ / news. 12371. cn / 2013 / 12 / 31 / ARTI1388504955461547. shtml.
〔 18〕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
的讲话 〔 N〕 . 人民日报,2014 - 09 - 25.
〔 19〕〔 20〕〔 38〕〔 42〕〔 47〕〔 52〕〔 57〕习近平.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 M〕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20:89 - 90,57,17,90,57,228,342.
〔 21〕刘宏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之间关系的思考 〔 J〕 . 孔子研究,1996,( 3) .
〔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 M〕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4.
〔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 M〕 .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03.
3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