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
P. 29
形成的具有超大运算能力的分布式计算系统,是数字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后者是区块链
技术,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和信息传递技术,被誉为 “制造信任的机器”,下一代互联
网 Web3. 0 就是主要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网络。除此之外,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
的应用还需要解决海量数字数据传播的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问题。这就要
求信息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中 5G 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可应用于增强移动宽
带 ( 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 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 ( mMTC)等场景。未来
的 6G 网络将构建地面网络与卫星通信网络的综合集成,从而形成云网一体、公专协同、
天地泛在以及算力感知智能化、泛在化的更强大通信网络。
当前我们正处于数字化阶段,其主要的特征是信息化以及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
发展和应用,表现为 “互联网 +”和数字平台 (如广告平台、云平台、工业平台、产品
平台、精益平台等 )的广泛兴起。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是物联网 ( IoT),这是一种将信息
〔 6〕
传感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网络技术,目的是实现物物相连、泛在聚合,以实现智能化识别
和管理,通过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将产生更大规模的实时在线数据。数字化、网络化的发
展最终趋向在于智能化,包括从微观工具体系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智能化将依赖于物联网的
建立和广泛使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体现为数字时代技术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平台化是数字化阶段的主要特征。在移动互联网形成之前,互联网平台主要以网站为
主,少量的社交软件 (如 QQ)能够实现用户交互;在全面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平台
主要以 APP 为主,APP 成为各行各业社会交往的载体和中介,从而使社会交往网络化、
信息交互数字化、人际关系虚拟化。正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平台化的发展,才实现了从小
数据到大数据的质的飞跃。据统计,在 2000 年数字存储信息占全球数据量的 1 / 4,另外
3 / 4 的信息以模拟数据的形式存储于报纸、书籍、胶片、磁带等媒介上,而到 2007 年
(第一代 Iphone 诞生)只有 7%的数据为模拟数据,其余的全部为数字数据,到 2013 年,
世界上存储的数据为 1. 2ZB,其中非数字数据只占不到 2%。 平台化的最初目的是提供社
〔 7〕
会交往的基础设施,而在发展过程中却产生了大规模的海量数字数据,从而推动了大数据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又进一步推动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看到,随
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早期的购物网站、社交网站等逐渐转变成以 APP 形式存在的购物
平台、社交平台等,而由此形成的海量平台数据又推动着这些平台公司以大数据为基础研
究开发人工智能,进而推动更大规模的数据及相应处理技术的产生。
“正像各种不同的地质层系相继更迭一样,在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的形成上,不
应该相信各个时期是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后一个 〔生产〕形式的物质可
能性———不论是工艺技术条件,还是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经济结构 ———都是在前一个形式
的范围内创造出来的。” 这一轮数字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时代跃迁的起点应当从大数据的应
〔 8〕
用开始,大致起始于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大数据”的名词来源于托夫勒 1980 年
出版的 《第三次浪潮》,《自然》杂志于 2008 年 9 月推出名为大数据的封面专栏,世界著
名管理公司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于 2011 年发布的 《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
前沿》将大数据视为企业的核心资产。据此可以将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到移动互联网的开发
应用 ( 2008 年苹果公司推出 Iphone 3G)看作是数字时代的准备阶段 (以 PC 互联网为
主),其后则可视为真正开启数字时代,而数字时代则又是智能时代的开端,物联网和 5G
的发展将推动社会内部各个领域的智能化,使人类社会全面迈向智能时代。正如舍恩伯格
和库克耶在 《大数据时代》中所认为的,“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就像望远
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让我们能够观测微生物一样,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
〔 9〕
7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