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党政研究》2025年第2期
P. 23

(二)以 “两创”为载体,推动 “两个结合”时代化、大众化
                  时至今日,历经社会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环境的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以或具象或
             抽象的形式伴随着社会发展,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
             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
             根基” 。其本身虽存在一些特定的时代性局限,但仍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出民族的文化底
                    〔 55〕
             蕴与精神力量,具有无可比拟的民族性与延续性,是 “两个结合”重要的精神载体与实践
             路径。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凭借超凡的创新意识与勇气,不断推动 “两个结
             合”,大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也因此得以在中国站稳脚跟并在百年
             征程中蓬勃发展。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当今中国的具体实际时,马克思主义必须
             进一步实现 “中国化”,紧跟时代步伐,通过 “两创”实现本土化与大众化。
                  在理论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 “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
             优秀文明成果,在 ‘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
             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 。一方面要不断挖掘传统文化,进一步
                                                               〔 56〕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
             容补充,更加关注个体、道德、伦理等现实问题,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以及其中
             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
                                                                           〔 57〕
             润滋养下,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活的民族形
             式、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符合人民文化需求、适用于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马克
             思主义。如将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在制度层面创造性转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重要支撑;在文化层面转化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在价值观层面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历史观层面转化为中国道路的历史基础;在人文精神层面转化为中
             国精神等 。另一方面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拓宽理论视野,不断进行理论融合与创新。
                       〔 58〕
             “两创”的过程本身就涵盖理论的借鉴吸收与创新融合,其最终呈现出的传统文化创造性
             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形态是文化现代化的优秀成果。“两个结合”绝不应仅仅因循守旧地
             诉诸传统典籍中的文化形态,而是应积极吸取经 “两创”改造过后的文化资源,着眼于
             一切有益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即是 “两个
             结合”与 “两创”互动发展与融合的最新成果。
                  在实践方面,“‘结合’不是 ‘拼盘’,不是简单的 ‘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 ‘化学
             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不能仅将看似存在契合的文化成分
                                                                 〔 59〕
             进行粗糙的拼接,而是要实现其中的价值联结。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依托现代技术的
             力量。科技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了多元的创新路径与传播方式,在此过程中,文化产品生产
             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权力关系逐渐变得平等,文化消费者或观众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创作媒
             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流的方式,参与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中,由此形成一种
             “参与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
             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依托新兴技术
                                                                                       〔 60〕
             的平台,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本土语境,实现文化呈现内容、呈现方式、呈现形态的转化与
             创新,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展示与传播,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通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结合实现具象化表达,实现 “两个结合”时代化。另一
             方面要依托文化主体的力量。“两创”与 “两个结合”的文化主体为人民大众。人民既是
             历史和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历史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实践者。文化的转化最终要依靠人民群
             众的推动和践行,要大力发挥人民作为文化实践主体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
             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及各行各业的文化工作者均提出要求,要重视真正发挥人民主
                                                                                                       1 ·  ·
                                                                                                      2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