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党政研究》2023年第6期
P. 83

分,回信的生产体现了政治行为者在行动和话语的双重属性。其一,回信的话语是政治理
             念的文本展示,与群众的互动是作为理论创新源泉的实践;其二,治理国家、执掌政权是
             一门艺术,很难直接予以把握,所以回信是理解治理的工具,回信的话语是治理的表现形
             式。另一方面,就对象而言,回信代表中央对个人和组织的关注、重视、支持。在主客体
             间的结构和关系层面,回信既是沟通与治理的原因也是结果,在议题上围绕国家治理现代
             化进程的中心工作调整,在方式上注重关怀社会各界,在行动上指向了日常的生活话语。


                  五、结论与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创造性提出了一
             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回信集中反映了该体系的丰富内涵。
                  本文尝试在两个层面拓展从宏观思想到微观话语的研究范畴。其一,在现有关于领导
             人讲话、指示、书信的文本结构研究基础上,超越对于特定群体、特定活动的回信对象,
             在回信作为治国理政表达载体的大框架中分析系列回信,指出其内容、表达方式和表达效
             果的一般功能及丰富意涵,揭示回信是政治话语的建构物,其热度不限于当下、不止于单
             一文本,议题的重要性和时间的对应性成为回信对象选择的关键维度。其二,超越了传统
             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考察,将回信置于中国特色的 “文件政治”中考察,对回信的文本
             分析延伸至 “话语”及其内在 “治理”视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当代新表达,
             重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回信包含的政治沟通和国家治理功能,进而分析了回信表现出
             的回信话语作为一种具有强烈行动与社会指向的政治话语。这不仅为深化政治沟通、拓宽
             社会治理途径提供了回信话语工具,而且为更加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提供了新进路。
                  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回信的话语解读显示,加强党史学习、扎实党建理论,寻找个
             人、组织与国家治理的契合点,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理解新时
             代治理之道的可行方式。未来研究可以结合更多回信,丰富政治话语研究的对象与议题,
             同时进一步以领导人书信这一富文本为起点,多维度展开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发
             展及相关思想资源的实证阐释。


                                                       〔参考文献〕
             〔 1〕尤泽顺,陈建平. 政治话语的批判性分析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J〕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 5) .
             〔 2〕〔瑞士〕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1 - 102.
             〔 3〕常江,田浩. 托伊恩·范·迪克:批判话语研究是一种政治立场———新闻、精英话语与意识形态

                  〔 J〕 . 新闻界,2018,( 5) .
             〔 4〕〔英〕奥斯汀. 如何以言行事 〔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90 - 102.
             〔 5〕王寅丽. 政治语言与语言政治:波考克对共和主义语言的论说 〔 J〕 . 学术研究,2012 ( 11) .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 〔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5.
             〔 7〕杨琳. 政治隐喻的意识形态功能研究———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稿为考察中心
                  〔 J〕 . 广西社会科学,2019,( 11);高军峰. 全面抗战前中共抗日的话语叙述与政治功能 〔 J〕 . 党

                  史研究与教学,2017,( 2) .
             〔 8〕孟庆国,陈思丞. 中国政治运行中的批示:定义、性质与制度约束 〔 J〕 . 政治学研究,2016,

                  ( 5) .
             〔 9〕景跃进. 中国的 “文件政治”〔 A〕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公意的边界 〔 C〕 . 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2013:132.
                                                                                                       1 ·  ·
                                                                                                      8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