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党政研究》2023年第6期
P. 59

“我们”的转换。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政府自上而下的施政执行效
             率高、见效快,习惯于在基层治理过程中 “大包大揽” “一包了之”。然而,随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基层治理的事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单纯依靠政府的单向治理不仅成本
             高,而且负荷大,地方干部处于疲于应对的境地。面对这一问题,共同缔造强调发掘人民
             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自上而下的政府治理与自下而上
             的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具体来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让人民群众参与共建。在共同缔造活动中,不仅要让人民群众 “说”出来,
             更重要的是让群众 “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参与到公共设施和项目的建设过程当
             中。在共同缔造过程中,常见的项目共建方式有三类。一是自主共建。主要针对较为简易
             的建设项目。这类项目只需要投工投劳不用出资就能完成,如清垃圾、清杂物、清庭院
             等。二是以工代赈。主要针对技术含量低但工作量较大的项目。此类项目需要较多的用
             工,主要通过组织群众参与建设并按照工时领取报酬。三是以奖代补。指先由村庄或者社
             区组织群众参与建设,达到一定建设标准后由政府通过奖励的方式予以支持。在此,无论
             是自主共建、以工代赈抑或以奖代补,都是以群众参与为先决条件的,重在激发群众活
             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共同缔造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
                  其二,让人民群众参与共管。建设共管就是让群众参与公共设施和公共事务的管理和
             维护。建设共管能够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政府、社会、群众对
             社区事务的共同管理。在发展共建中,由于项目建设通常有一定时限,因而具有短期性的
             特点,与之相比,社区建设项目的维护和管理具有长期性,更有助于形成长效化的群众参
             与机制。例如,湖北省嘉鱼县在共同缔造活动中成立村湾党支部,形成了 “村党组织—村
             湾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同时推动村湾党支部、村民理事会、志愿服务队
             “三方联动”,形成了群众参与村湾公共设施和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机制。
                  (三)“共同缔造”以人民满意为最终落脚点
                  践行人民中心观的根本是让人民满意,其重要机制是赋予人民群众评价和督促的权
             力,让群众最大程度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长期以来,我国的基层治理主要是一种自上而
             下的单向性评价和督促,由上级官员评价和督促下级,干部评价和督促民众。这种治理方
             式的长处在于能够保证政府意志的落实,但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群众参与,也难以从根本上
             解决民众的问题。在共同缔造活动中,地方政府有意识地改变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评价模
             式,而是转变为上下结合的双向性评价和督促模式,在共同评价中实现共同享有。
                  一是在效果共评中让群众满意。共同缔造活动的重要环节是 “效果共评”。所谓效果
             共评,就是让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成效评价。共同缔造做得好不好,要让群众说了算,体
             现群众的监督作用。在推进效果共评的过程中,重点是建立健全 “共同缔造”活动开展
             情况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组织社区居民对活动实效进行评价和反馈。效果共评的核心
             是将评价权交给群众,以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共同缔造成效的标准。在共同缔造过
             程中,评价机制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等各个环节,具有全过程特征。对此,湖北在推
             进试点工作中明确规定 “按照 ‘服务谁、谁评价’的原则,发动群众建立全过程评价标
             准和评价机制,对项目建设和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评价和反馈,持续促进工作提升,让群
             众满意。” 通过将评价权交给人民群众,共同缔造将人民满意这一目标机制化,推动了
                       〔 21〕
             人民中心观的有效实践。
                  二是在成果共享中让群众满意。成果共享就是群众能够从共同缔造活动中获得实实在
             在的实惠。在共同缔造过程中,“共享”不是鼓励坐享其成,而是通过共同缔造让群众在
             “共谋、共建、共管、共评”中 “共享”,获得满意感。从实践来看,共同缔造的建设项
                                                                                                       7 ·  ·
                                                                                                      5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